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ID:2706045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_第1页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_第2页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_第3页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_第4页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了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分析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防治    稻纵卷叶螟又叫稻纵卷叶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的害虫,主要为害水稻,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皮及叶肉组织,留下表皮,造成白叶。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导致严重减产。1龄幼虫不结苞;2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即“卷尖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白叶;3龄后食量增加,虫苞增长;进入4~5龄频繁转苞危害,被

2、害叶片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到50%以上,大发生时稻叶一片枯白,甚至颗粒无收。  1形态特征  稻纵卷叶螟成虫体长8~9mm,体黄褐色。前后翅外缘均有黑褐色宽边。前缘褐色,前翅有3条黑褐色条纹。雄虫体较小,前翅前缘中央有一个略为凹下的黑点,着生一丛黑褐色毛。前足胫节略膨大,其上有一丛褐毛。静止时前后翅斜展在背部两侧。腹部末端常举起。卵为长椭圆形,长1mm,宽0.5mm。周围扁平,中央稍隆起,壳薄光滑,初产灰白色,孵化时为淡褐色。幼虫一般5龄,少数6龄,体黄绿色或绿色,前胸

3、背板前缘具两黑点。4龄幼虫前胸背板两黑点两侧各有1个黑点组成的弧形斑。中、后胸背面各有黑圈横列2排,前排6个,后排2个。腹足趾钩三序缺环。蛹的体长约为7~10mm,圆筒形,末端较尖削,有臀刺8根。体初为淡黄色,渐变为黄褐色,羽化前带黄金色,腹足背面后缘多皱纹、突起,近前缘有2根刺毛。第5~6腹节腹面各有1对腹足痕。  2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1年发生1~11代;南岭山脉一线以南,常年有一定数量的蛹和少量幼虫越冬,北纬30°以北稻区不能越冬,故广大稻区初次虫源均自南方迁来。成虫有趋光性,喜

4、群集在生长嫩绿、荫蔽、湿度大的稻田,生长茂密的草丛或棉花、大豆等田中;夜间活动,飞行力强,需补充营养,常吸食植物上的花蜜及蚜虫排泄的“蜜露”。适温高湿产卵量大,卵多单产,少数2~3粒连在一起。卵大部分集中在中、上部叶片上,尤以倒数1~2叶为多,单雌产卵量平均100粒,气温22~28℃,相对湿度80%以上,卵孵化率可达80%~90%以上。稻纵卷叶螟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温高湿情况下,有利于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成活。因此,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猖獗发生。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的世

5、代数,主要代各地不一,发生量及危害程度各地各年也不一样。影响各地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迁入期、迁入量、气候、食料和天敌。  3.1迁入情况  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早,迁入量大,峰期长是当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3.2气候  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2~28℃。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30℃以上或相对湿度70%以下,不利于它的活动、产卵和生存。在适温下,湿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发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雨量过大,特别是在盛蛾期或盛孵期连续大雨,对成虫的活动、卵的粘着和低龄幼虫的存活率都不利。  3.3食料  稻纵卷叶

6、螟的发生与品种、生育期和施肥水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多肥嫩绿、生长旺盛、密闭、阴湿的稻田产卵量越多。氨是引诱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的重要物质。因此,叶色浓,叶绿素含量高,大量氨基酸的存在是引起稻纵卷叶螟落卵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一般连作稻条件下的发生世代大于间作稻,不同水稻和品种受害程度分别是粳稻大于籼稻;杂优稻大于常规稻,矮秆品种大于高秆品种,阔叶品种大于窄叶品种。栽培和施肥的影响表现在密植比稀植受害严重,施氮肥过多的受害重。不同生育期受害减产的程度依次是抽穗期>分蘖期>乳熟期。取食补充营养的成虫产卵多,

7、产卵期和寿命都长。稻纵卷叶螟蛾的迁飞一般是从华南稻区向北迁飞至华中稻区,再从华中稻区向东北迁飞至华东稻区,或从华东向西北迁飞至北方稻区,以及从北方向南方回迁,这样的迁飞行为,除气象因素外,常由不同地区种植制度所决定的食料状况引起。3.4天敌  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寄生蜂主要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卷叶螟绒茧蜂等,稻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绝大多数亦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优势种群为稻田蜘蛛,其他的有步甲、隐翅虫、瓢虫等,均对稻纵卷叶螟有重要的抑制作用。稻纵卷叶螟在各稻区田间种群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水稻种植制度和水稻

8、分蘖期、孕穗期与此虫发生期的吻合程度。如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第1代幼虫在6月上旬盛发,发生量少,对双季早稻危害甚轻;第2代幼虫在7月上、中旬盛发,发生量大,就会较重地危害双季早稻、一季中稻和早播一季晚稻;第3代幼虫于8月上中旬盛发,较重地危害迟播一季中晚稻;第4代于9月中旬盛发,则危害迟播一季晚稻和连作晚稻。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