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极海域的主权要求的相关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极海域的主权要求的相关问题探讨 岛屿主权国对附属领海、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属于其固有权利,极少受到他国的质疑与反对,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南极海域主权要求现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因其精妙的法律设计与政治智慧,1959年《南极条约》第4条成功冻结了长期以来的南极大陆主权纷争,被视为南极条约的基石。以第4条为核心的南极条约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是南极大陆持续保持稳定、南极国际治理得以成功实现的最重要的原因。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以及南极科考的不断深入,南极大陆及其附属海域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
2、和海洋生物资源得以被人类所认识和发现。在南极条约体系运行期间,国际海洋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史无前例地扩大了沿海国对其附属海域的主权与管辖权范围,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公海范围大幅度缩小。例如,《公约》将沿海国领海宽度从3海里扩展至12海里;沿海国大陆架自然延伸部分为200海里,最多则可延伸至350海里;此外,《公约》还首次规定了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权利。而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海域则为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公海以及国际海底区域,前者适用公海自由原则;后者则
3、依据人类共同继承遗产原则,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开发和利用。由于受到强大的利益驱动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更为宽泛海洋主权权利的契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七个南极主权要求国不顾其南极主权要求已被冻结的事实,利用《公约》一般法的特征以及《南极条约》对南极海域法律地位的模糊定位,开始主张依据其南极领土而延伸的南极海域的主权要求,并以国内立法、政府声明等形式将其主张法律化。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11月15日,澳大利亚率先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其南极领土(AustraliaAntarctic
4、territory,AAT)及所属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等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其中后者的请求延伸至南纬60度以南的南极条约区域(AntarcticTreatyArea)。此后,英国、挪威、阿根廷、新西兰等南极主权要求国纷纷效仿,先后提出了类似申请。而绝大多数非主权要求国和潜在主权要求国以《南极条约》第4条为依据,坚决反对这些国家对南极条约区域内海域任何形式的主权要求。 由此,因冻结原则而搁置了50余年的南极主权之争开始由南极大陆转向更具战略与资源意义的南大洋。 一、南极海域的主权要求现状 鉴于南极
5、洲的特殊自然状况与政治法律现实,目前南极海域的主权要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南极条约区域内海域的主权要求(MaritimeClaimseClaimsrelativetoSub-AntarcticIslands)。 前者因毗邻南极大陆,主要涉及该海域主权要求的合法性问题,是南极海域法律地位的争议焦点;后者因次南极大陆岛屿(Sub-AntarcticIslands)在《南极条约》适用范围之外,除个别情况外,基本不存在岛屿主权争议,附属海域法律地位明确,不存在合法性争议,但却涉及岛屿沿海国对大陆架延伸部分(进入南纬6
6、0度以南的南极条约区域)以及专属经济区主权权利与南极条约体系特别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以下简称《养护公约》)的碰撞与冲突。 (一)南极条约区域内海域的主权要求 按照国际习惯法,沿海国对其领海和大陆架的主权和主权权利属于其固有权利(inherentright),无需明文公告。但在实践中,由于其他国家的持续反对,主权要求国为重申或宣示其南极主权,几乎都会以国内立法形式提出对其南极领土附属海域的主权声明,并根据国际海洋法的发展不断修改或调整其国内法
7、。 从时间上看,主权要求国对其南极领土附属海域的主权声明均明显晚于对南极大陆的主权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提出领海声明的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英国、阿根廷以及智利等国,挪威保留做出声明的权利;提出毗连区声明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阿根廷以及智利;向大陆架划界委员会提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英国与挪威,新西兰提出保留南极领土外大陆架划界权利。 与领海和大陆架制度不同的是,专属经济区是1982年《海洋法公约》中出现的新概念,按照《公约》要求,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享有的主权
8、权利需要通过明文公告才能行使。目前,在七个主权要求国中,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以及智利等四国已经声明了其南极领土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智利则走的更远,提出了所谓存在海(Presentialsea)声明,并声称其有权控制和参与任何其他国家在毗邻智利公海上的任何活动,目的是保护其附属海域的海洋环境与资源。按照智利的声明,其存在海将延伸至南极条约区域。 不过,由于智利这一声明明显缺乏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