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ID:27045809

大小:63.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_第1页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_第2页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_第3页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天朝的崩溃》有感鸦片战争悄无声息的开始,却响如枪炮,摧残着国人的身体与灵魂,打开了闭关锁国已久的清王朝的大门,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茅海建所著的《天朝的崩溃》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鸦片战争再研究”,是对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以及结果做了升入的剖析与总结反思,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理智地批判。此书引经据典,论述有据,可谓理性公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铭记历史,吸取教训与经验,才能更好地改变现状,开拓未来。“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鸦片战争是

2、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因此,研究鸦片战争的意义不止停留在反思历史,更体现在如何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不落后与世界大潮,导致被侵略被剥削的惨痛结果。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茅先生从“卖国贼”琦善说起,探讨了这一充满疑问的人。这本书对琦善的评价不同于其他史书作品,没有如何描述一个卖国贼的种种行径,而是分析实际情况,否定了他卖国贼这一身份

3、。这种理性分析的精神和个人的独特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其实琦善开始就支持禁烟,而且他作为直隶总督,查禁的鸦片数目居全国之首。他到任之初也是积极备战,只是目睹了实力差距上残酷的现实才改变了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相对明智的作法。他的“卖国”并非出于主观,在当时情况下,换了其他人,甚至林则徐留任也不可能有更圆满的解决方法。后来的奕山、伊里布、耆英等人上任之后只为保住官位,做出的事更是敷衍,虚无,反而琦善留下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不可预料的,而是列强侵略计划中的必然之路。当时的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亚洲的下一个主要侵略目标就是中国。闭

4、关锁国后的清王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英国开始走私毒品鸦片,谋取暴利。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远征军侵华,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不过,这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还在于清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多数官员在其职不谋其政,致使百姓不求上进,于是少数百姓精神颓靡,吸食鸦片后,就像堕入深渊,如行尸走肉,这样的民族弱不禁风,外强不必费多少火力即可击垮。况且当时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有人说兵器上我们处于劣势,但兵力上我们处于优势啊。当时清军总兵力达80万,是世界上一支最庞

5、大的常备军,英国的兵力要小得多,正规军约14万,总兵力也仅20万,与清军相比,大约1:4。与清军相差悬殊的英国兵力怎么这么轻易将清军击垮呢?这让我想起三国时期曹军70万大军被火烧于赤壁的场景,但又不尽相同。这要归结于清军的编制问题,清军的最重大的日常任务就是维持政治秩序的安定,而无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可以投入作战的数量很小。并且封建社会一向是注重上层的统治,文官的权利要远大于武官,真正作战时军力调用不当,加重了士兵的压力,败北之势无法挽回。这场战争涌出不少民族英雄,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首先想到的当属林则徐。我接触到的对禁烟功臣林则徐的评价绝大多数是正面的,导致中国开始走向半封建、半殖民

6、地的那场“鸦片战争”,林则徐则是重要的当事人和参与者之一。略掉那些历史的“细枝末节”,林则徐也还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但正是那些“细枝末节”,记录着林则徐的是非功过。林则徐禁烟,是在救一部分国人的灵魂,救这个存亡之际的民族,是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做法的细节之处存在着不小的争议。其惩处了吸鸦片和卖鸦片的中国人,但却没有处理那些保护走私鸦片的官员。其实实际上是不敢违反清朝官场的“规则”。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导致吸食鸦片的行为到民国也没有断绝。当然,断言虎门硝烟是对是错是不明智的,因为对错往往相伴而行。读到这里,我懂得了分析历史一定要理性,既不能把林则徐当作是抵御外强的神,也不能因

7、其一些错误就将他的功抹去,毕竟人无完人,对与错都推进了历史的向前发展,而与我们而言,最好就是吸取教训,汲取经验,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在于中国的全面落后。鸦片战争之后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人没有对此进行深刻的总结,换而言之没能全面推翻清政府,彻底将封建君主制打入到历史的角落。书中介绍了更多的历史细节和许多埋没于功与过的讨论之下的历史真相,在当代中国,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件遥远而意义稀薄的事情。读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收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