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

《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

ID:27042942

大小:325.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30

《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_第1页
《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_第2页
《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_第3页
《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_第4页
《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析表达技巧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人文素养赏析的命题意义表达技巧是指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作品内容的。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概念鉴赏方法鉴赏角度有哪些?思考5、选材剪裁特点1、人称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谋篇布局的结构安排6、修辞手法7、语言的运用和锤炼表达技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概念一、从人称角度回顾:各人称的作用是什么?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

2、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二、从表达方式角度1、叙述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思考:叙述方式主要有哪些?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2、描写思考:描写的方式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①人物肖像、神态、动作描写②语言、对话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

3、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如第一册的《我与地坛》④直接描写、正面描写③心理描写能更直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特征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或直接表现文章的主题。⑤间接描写、侧面描写⑥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描写的对象的特征表现得更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如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性格。如第二册的《祝福》和《荷花淀》⑦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如第二册《荷花淀》⑧环境和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如第二册《祝福》3、抒情①直抒胸臆:直接对某事某物发表议论,表达自

4、己的观点态度,抒发自己的感想。②间接抒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详细叙写某件事或描写景物,让读者从具体的叙写的描写去体会作者的感情。作用:用语比较直白,能直接强化作品的感染力。如第一册《我与地坛》作用:能起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4、议论文学作品通常使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夹叙夹议可使所叙内容意义更加突出,更具感染力,有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从表现手法角度1、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应时机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如《项链》“再没有别的了吗?”“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

5、你的意。”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了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件。”“当然可以。”2、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或观众的急切期待和关注的心理状态。如第四册P4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3、曲笔:通过新颖独到的构思,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含蓄、巧妙、曲折地表达出来。它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常用借代、讳饰、暗示

6、等修辞手法,把语意表达得含蓄、曲折、耐人寻味,从而收到更强的艺术效果。例子见第四册《药》再往上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含蓄巧妙地表明有人理解革命、支持革命,革命后继有人4、象征: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或代表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情理。往往能起到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的效果。如第一册的《死水》《致橡树》5、特写:在写某一重要人物、事件、环境时用十分引人注目的笔墨特别给予介绍、说明或描写。使读者认识到其人其

7、事其景的重要性和不同点。如《背影》6、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其作用一可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二可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如《学海导航》上的《绝唱》铺垫: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