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ID:27040026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_第1页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_第2页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_第3页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_第4页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摘要]转轨即从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的转变过程。转轨经济也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向一种接近于新古典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的过-程。我国正处于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时期,这个阶段就是一个经济转轨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由此,企业资本结构以及财务配置权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关注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转轨经济;资本结构;财务配置权    一、引言    财务治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合理配置实现“剩余财务控制权”和“剩余财务收益权”的对应以及通过财务治理

2、权的恰当安排保证资本结构的最优决策。我国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汤谷良(1994)最初提出的对“财务的产权思考”算起,也不过10年的时间。其间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般是“财务治理”的定义、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或公司治理的关系、对“财权”的研究以及对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的初步探讨等。从对财务的产权思考到“财权”  转轨经济条件下财务配置权问题研究[摘要]转轨即从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的转变过程。转轨经济也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向一种接近于新古典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的过-程。我国正处于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时期,这个阶段就是

3、一个经济转轨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由此,企业资本结构以及财务配置权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关注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转轨经济;资本结构;财务配置权    一、引言    财务治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合理配置实现“剩余财务控制权”和“剩余财务收益权”的对应以及通过财务治理权的恰当安排保证资本结构的最优决策。我国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汤谷良(1994)最初提出的对“财务的产权思考”算起,也不过10年的时间。其间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般是“财务治理”的定义、财务

4、治理与财务管理或公司治理的关系、对“财权”的研究以及对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的初步探讨等。从对财务的产权思考到“财权”的提出,从财务治理概念的提出及其范畴的界定到“财权”的配置,从对现实中财务治理问题的提出到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无不说明我国的财务界一直在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理论而不懈努力,在众多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以“财权”为核心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大致的方向。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财务治理的研究还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

5、一是对财权概念体系和财权配置等财务治理的基础性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二是以规范研究为主的财务治理研究不能同西方基于有效市场以数量技术研究为主的以资本结构的财务契约理论为核心的财务治理研究结合起来。实际上,他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西方对资本结构等财务问题的研究始终渗透着权力的分配问题,而中国的财务治理研究也不可能脱离企业的投资、融资和财务分配而孤立地进行。    二、转轨经济与内部人控制    转轨即从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的转变过程。在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转轨经济也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向一种接近于新古典理想的完全竞

6、争市场的过程。这种新古典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以生产要素的完全市场竞争定价和股东主权的公司治理模式为主要特征。青木昌彦(1995)则认为新古典的股东主权的公司治理模型可能并不是惟一有效率的解决办法,可能存在着与某一社会特定制度、文化更为互补的另一种公司治理结构。因此,他从时间系列的定义开始,将整个过程划分为计划经济制度、后转轨制度以及两者之间的转轨过程三个阶段。他认为转轨经济时期的特征为:一是所有的企业都改组成了公司,但其所有权结构处于界定过程之中。二是国家不再拥有罢免企业管理层的权力,但行使这种权利的确定的权

7、力主体尚未出现。这种划分是比较概念性和绝对的,若直接应用于我国经济的分析并不合适,笔者认为更恰当的表述应该是大部分企业都已改组成了公司,其所有权结构尚处于界定过程之中;国家对企业经营的干预不断减少,对企业管理层任免的权力逐渐向市场过渡。  对内部人以及内部人控制的定义目前尚存在一些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内部人主要指经理和工人(青木昌彦,1995)。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内部人是指“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以及具体的生产经营决策的各行为主体”。后一种对内部人定义的界定更适合于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分析,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

8、个突出现象就是大股东与经理层合谋共同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样,内部人控制即“企业的内部人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若从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对应与否进行界定,内部人控制可分为两类,即:格罗斯曼与哈特提出的企业内部人掌握的剩余控制权;米尔罗姆与罗伯特提出的企业的内部人不仅掌握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而且还掌握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还可分为:“合法的内部人控制”和“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合理的内部人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