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

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

ID:27033007

大小:17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30

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_第1页
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_第2页
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_第3页
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_第4页
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说卜辞中的咎与今繇巫九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說卜辭中的“咎”與“今繇巫九骼”(首發)王寧棗莊人民廣播電臺卜辭中有四個被釋爲“咎”的字,使用時期不同,用法也各有異,在這個問題上前人作了大量的解釋工作,不過仍有許多沒能解釋開的問題,故作此文略談拙見。卜辭中被釋為“咎”的字有四個:1.“”,或寫作“”、“”;2.“”,或寫作“”、“”等形;3.“”;4.“”,茲分述如下。一、第一個“”是从夂从人,隸定為“”,陳夢家、李孝定等已經釋爲“咎”註釋:1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下簡稱《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5月第一冊P834引,《說文》:“咎,災也。从人从各。各者,相違也”。甲骨文从“夂”,《說文》訓爲“

2、從後至也”,許進雄認為“其字象人為足所踐踏”2《詁林》第一冊P835引,其本義恐非災殃之意,根据《说文》对“夂”的训释,此字之本意应该是从后面靠近、迫及或追及于人的意思,卜辭用為休咎字當是假借。甲骨文之構形與許慎所言約略相似,許慎釋“咎”為“災”,則為名詞,但在卜辭中此字卻用為動詞,多見於殷墟一期卜辭,也就是武丁時期,第四期亦有之,然甚少見。如:1.蝘甲3關於“蝘”字之釋詳參拙文《釋“蝘”》发布于复旦大学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中心网站2010年2月1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83咎婦?蝘甲弗咎婦?《合

3、集》795正2.貞:不隹帝咎王?《合集》902反3.貞:隹妣己咎王(咎)?二告。貞:不隹妣己咎王?《合集》22524.貞:父乙咎王?《合集》22535.貞:隹娥咎王?貞:不隹娥咎王?《合集》5477正6.貞:隹父乙咎婦好?二告。貞:不父乙咎婦好?《合集》6032正7.王乩曰:隹父乙咎。《合集》6032反8.貞:余有咎?二月。《合集》213629.隹季咎?《合集》2111910.乙巳卜,祖己咎?《合集》2154211.丁卯卜,司妣咎?《合集》2155512.乙未卜,夢,妣丁咎?《合集》2166613.囗卯子卜,貞:我亡咎?《合集》2183514.戊申有咎?《合集》218391

4、5.辛亥亡咎?《合集》2195116.辛亥丁子唯咎?辛亥丁妣隹咎?辛亥己妣隹咎?辛亥庚妣隹咎?己酉丁妣咎?丁卯妣丁咎?丁卯中母己咎?《合集》21879這些都是武丁時期所卜。另有四期所卜者,然甚少見,如:17.隹祖戊咎?《合集》3252418.囗寅卜,……有咎在茲邑?《懷》149519.……咎……。《懷》1531根據這些卜辭可以知道,這個从夂从人的“咎”字在卜辭中是用爲動詞,許進雄認爲“於卜辭有災害作祟之意”4《詁林》第一冊P835引,是也,就是“降咎”的意思,殷人認爲神靈(如第2條的“帝”)、先人都可以“咎”,也就是降咎,卜辭言“某咎某”就是某神靈或某先人降咎於某人,如“蝘

5、甲咎婦”、“帝咎王”就是蝘甲(即河亶甲)降咎於婦5關於蝘甲為河亶甲之說,參拙文《釋“蝘”》。同注3。、上帝降咎于王;如果單說某神靈或祖先“咎”,就是說該神靈或祖先降咎,如“父乙咎”、“季咎”、“祖己咎”等,就是貞問父乙、王季、祖己會降咎否;卜辭中的“有(咎)”、“亡(咎)”,和《周易》中的“有咎”、“亡咎”略異,謂有被降咎或沒有被降咎。降咎的對象不限於人,也用於城邑,如第18條“有咎在茲邑”謂茲邑有被降咎之事。《書序·西伯戡黎》曰:“殷始咎周”,孔傳、鄭注均訓“咎”為“惡”,由卜辭觀之,此所用之“咎”當為降罪之義,因當時相對于周來說,殷是上邦大國,周是下邦小國,周人自稱為“

6、小邦周”,殷怪罪周故亦曰“咎”,猶上天的神靈祖先降災殃于人也。這個“咎”在武丁時期使用甚多,四期偶有用之而甚少,二期、三期、五期卜辭中不見使用。二、“”字一般隸定為“”,郭沫若初釋爲“繇”,後又改釋爲“冎”,讀爲“禍”6詳參《詁林》第三冊P2158-2159引郭說。按:此字釋爲“繇”是對的,于省吾先生已經做了詳細的分析,並引臨沂漢簡佚書《務過篇》殘簡“堯問許曰”為證,認為此“許”即許由,因古書中由、繇通用7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1979年6月P231-232。这個字本象卜骨上之兆文,兆現而生繇,實際上是象形兼會意,應該是繇辭之“繇”,因為繇、由音近而通假,《戰國策·

7、趙策》中的“許由”,《漢書·古今人表》中作“許繇”,也就是臨沂漢簡中的“許”,斷無疑議。兆繇之“繇”也或作“由”,如《墨子·耕柱》:“乙又獻兆之由”,“兆之由”即“兆之繇”。卜辭中用為“咎”,于省吾先生已詳言之,則用為名詞,即《說文》训为“災也”的“咎”,《呂氏春秋·侈樂》:“棄寶者必離其咎”,高注:“咎,殃也”,災殃、災患之義。此字卜辭中使用多不勝數,一、二、三、四期卜辭均有使用,而以一期卜辭最多。在卜辭有如下用法:(一)降咎1.貞:……其降咎?……其有降咎?《合集》808正2.戊戌卜,賓貞:茲邑亡降咎?二告。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