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

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

ID:27031258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_第1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_第2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_第3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_第4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莽作孩儿塔序_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2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深沉、炽热的情感。2.把握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3.理解作者评人评诗的写法。说明:本文是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序。本文虽名为序,却突破了一般的序文平实介绍的框框,作者没有就诗论诗,而是或叙或议、或抒情,以深沉的强烈的感情,对白莽的诗作作了激情昂扬的高度评价,抒发了对革命者的深深怀念之情。建议对本文的处理,可以从文本入手,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所凝聚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在课文中的作用,提高注重关键语句品味在阅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缩短与作者的时空距离。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关键语句“这就使我更加惆怅”在文章中的统领

2、作用,体会作者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2.重点:了解本文“诗一样的语言”的特点。3.难点:知人论世,体会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孩儿塔》的作用。说明:解读本文的思路可以从感性到理性,从人物的音容笑貌到其作品的重要意义,再到作者的深沉、炽热的感情。经过教师的点拨,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对文章具体字句的品位和感悟中,各抒己见,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作者的感情是非常炽热的强烈的,但他对诗作的评价也是很客观的。在分析时,先做好铺垫工作,不要急于求成,不然学生难以理解诗作的重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态度,或者可能留于表面。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1

3、.回忆《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白莽的描写。2.白莽是一个怎样的青年?3.鲁迅对白莽的情感?作者和白莽共有三次会面:第一次只记住了他的外貌,第二次和第三次则发现了在白莽身上具有的直率、自尊、乐观、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信任同志、内心世界崇高等特点。从已学的课文入手,使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在心理上不会与文章有太多的距离和隔阂。《为了忘却的纪念》中,鲁迅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本文的阅读、理解也有帮助。分析白莽其人1.从文中找出对白莽的描述。2.概括其人物性格特征。重点在第二段。1.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

4、,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通过对白莽的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位积极乐观的革命青年形象.2.年轻朴实从人物刻画、性格特征入手,比较生动,感性。乐观积极向上坚定的革命精神分析白莽其作1.在文章中找出对白莽作品的评价。2.分析、理解白莽诗集的重要意义。重点在第四段。抓住关键句:1、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2、一切所谓圆滑熟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明确宣示《孩儿塔》有巨大的生命力,有重要的意义。揭示诗作的战斗性,讴歌对革命的贡献。3、此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的萃集之处。由

5、人物性格到作品的意义,由对人物的描写到对作品的评价和讴歌,这是一个飞跃。也是学生借读课文的飞跃。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采用自读和集体朗读的形式,体会字字句句的分量。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肯定白莽诗作的战斗精神,同时在这篇不同寻常的序文中,显示了自己的强烈的情感,远见和战斗精神。理解作者“诗一样的语言”,进一步强化作者深沉的感情。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以生动而丰富的比喻予以形象的表现,集中评述《孩儿塔》宣传革命、动员革命的战斗作用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语势酣畅,充分抒写出作者对革命作家

6、、作品和革命事业的热爱和赞颂之情。结合全文,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深沉、炽热的情感。1.梳理文章段落层次1.①写序的起由。②会议白莽的音容笑貌。③想要为亡友遗诗作序,但又难以兑现。④客观而热情地评价《孩儿塔》的创作意义。⑤点明《孩儿塔》的价值。2.①凄凉、惆怅。通过梳理文章思路,再加以自读、朗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理解关键语句“这就是我更加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思想感情的。2.体会作者感情变化天气不好,时局动荡,身患重病。②更加惆怅。重新想起一个年轻而惨遭杀害的战友。(回忆,怀念)给亡友遗诗作序,却有不能详加评析的难处。(愤懑)③跳出惆怅。对白莽作品的赞美对革命胜利,对无产阶级及其

7、文学充满信心。(感到欣慰,充满战斗精神)总结全文1.思考整体感受到课文都写了些什么?2.如何理解“何需我的序文之类”?1、表达了作者对白莽的怀念、赞颂、评价。2、理解作者评人评诗的写法。理解含蓄而意味深长的结尾。点明价值,即使没有作者的序文,白莽的诗作依旧会流传,还有很多前赴后继的战友不会忘记他的。布置作业1.阅读《别了,哥哥》,加深对白莽的了解。2.阅读《让死的死去吧!》,《血字》等诗作,结合鲁迅的评价,写100字的鉴赏。3.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完成作业。读写结合,真切感受白莽诗作的战斗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