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024186
大小:65.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不可不知的民间禁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尊享无限量精美信纸!立即《不可不知的民间禁忌》一、杨公忌日 全年共十三个,七月两个,其余每月一个。从农历正月十三日算起,往后每月向前推两天,即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腊月十九。逢忌日,不事嫁娶,不动土木,不走亲友。目前,民间对这些忌日是否都记得那么准确,倒也未必,但对于正月十三这个忌日,却还执行得此较认真,象正月开始的建房、给新嫁出去的女儿送节,无论如何都要避开这一天。 二、其他禁忌 1、六月、腊月不动土,不搬家。 2、初一、十五
2、不看望病人,下午不看望病人。 3、正月初五不走外婆家。 4、妇女生孩子后第四天、第六天不去看望。 注:旧时医学不发达,初生婴儿易染四六风,故乡人忌四六以避嫌疑。 5、妇女熬娘家或走其他亲戚,过节前必须回家。 6、嫁出去的女儿不许在娘家生孩子。 7、新媳妇下轿(车)时,四种人应当回避。A、孕妇;B、寡妇;C、新婚不过百天的男女;D、服丧不过百天的男女。 8、麦场上不能在碌碡上坐,簸箕不能朝天。 9、借药锅不能送,要请人家来取。 10、不许头戴孝布进别人家门。 11、丧仪和上坟后的蒸食,回家进大门前必须掰破。 12、
3、丧事后头一年春节不许贴红春联。 13、客人走后不许扫地。 14、客人吃饭时不许刮锅。 15、逢宴请,父子不同席,师徒不同席。 16、年龄不过12岁的儿童,其衣服不许搭晾在露天过夜。 17、盖房禁忌:①院子不正不能盖房。②不能颠梁、倒柱、交间椽。 注:此指盖木房。以木作梁,必须大头朝外,有向内“发”之意;以木作柱,必须大头在下,有向上“发”之意;以木作椽,两头必须在上下檩条的同一位置,不能上头在这间,下头又在另一间。 18、不准“大口”对“小口”。 注:“大口”指门,“小口”指窗。如盖东房,必须与西房门对门,窗对窗。倘门与窗相对
4、,则被称为“大口吃小口”,为建房之大忌。 19、槐木、柳木不上房。 在乡民观念中,“槐”字有“鬼”,“柳木”容易成精,即人常说的“柳树精”。房上若有“鬼”或“柳树精”,家中便不会安宁,故盖房忌用槐、柳。 实际情况是,槐木生长期长,旧时为不可多得的硬木料,多用来制作器具,故有“寸槐,不可烧柴”之谚。用其作房木,似有大材小用之嫌。柳木恰好相反,为速生树种,属软木料,不结实,又易生虫,故亦不用其作房木。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些常识,古人便将其以禁忌的形式流传下来。 20、民谚曰:“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 意思是如果东、西两家房子并列,东边的房脊比西
5、边的高出一点还有情可原,若西边的房脊高出东边的房脊,则认为是欺人。 21、院中水必须从大门前流过。 22、厅房、门房间数必须是三、五等单数,不能为二、四等双数。 24、预兆 过去,由于迷信心理的驱使,人们把一些意外或非常的现象,均认为含有预兆。这种预兆,至今还在民间流传。如 (一)有人突然打喷嚏,便认为是谁在念叨自己。 (二)有人感觉耳朵发烧,便认为是有人在骂自己。 (三)喜鹊在自家房上叫,表示要来客人。 (四)过去晚上点灯使用青油灯(青油即食油,在灯碗中添上食油,旁边压上一根用棉线捻成的灯芯,点燃即可照明)如灯芯结下灯花,即认为有喜事
6、临门。 (五)听见猫头鹰在附近叫,预示村里要死老人。 (六)年龄逢明“七”暗“九”为不吉之年,特别是对“暗九”特别警惕。所谓“暗九”,即年龄为“九”的倍数。而在这“暗九”中,最重要的是三十六岁和四十五岁,所以一般人认为这是人一生中的两大门槛,为了平安过关,身上大都要佩戴避邪物。 (七)韩城有民谚曰:“男跌晴,女跌阴,老婆跌倒下连阴(雨)”。意思是下雨天,男的滑倒了,预示天要转晴,女的滑倒了,天晴不了,要是老太太滑倒了,就要下连阴雨。 (八)梦见蛇,可能会得到钱(蛇是钱串子的象征)。 (九)左眼跳钱,右眼跳拳。意思是如果左眼跳,就可能要得到钱;右
7、眼跳,可能要与人吵嘴打架. 25、卧室中最好不要有镜子,如果有,一定不要冲着床。 26、如果没有拉窗帘,半夜醒来,不要往窗户那边看。 27、上床后,拖鞋尖要朝外摆放,不可鞋尖朝床。 28、长时间不睡人的床,再用时,要换个位置,驱除邪气。 29、夜里不要随便掀开窗帘往外看,起码要先咳嗽一声再掀开,否则可能看到不该看的东西。 30、夜里有人叫你名字,不要随便答应,要观察清楚再说。尤其是在荒凉偏僻的地方。 31、半夜去洗手间,不要看镜子。 32、晚上睡前,最好把电视电脑的电源拔掉。 33、女孩子阴气重,如果一个人在房屋里,要
8、注意。 34、司空不宜留荫。在面相学上,司空(额的正中位置)是发光之地,若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