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总体概况.doc

学校总体概况.doc

ID:27008442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学校总体概况.doc_第1页
学校总体概况.doc_第2页
学校总体概况.doc_第3页
学校总体概况.doc_第4页
学校总体概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总体概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1:学校总体概况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北京化工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共设有12个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3177人,全日制研究生5579人(其中博士59

2、4人),高职生1169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5000余人,留学生286名;有教职工1672人,其中专任教师981人,正、副教授608人,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专家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讲座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3人。学校现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3、,43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涵盖3个二级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19个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校级研究所;近百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

4、高。目前已经拥有化学、物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级定点实习基地、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校级教学基地、10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育团队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7门,省部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科技经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全校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1年以来,学校已有19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大奖,拥有4个教

5、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0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4.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获专利授权154项,发表论文1753篇。学校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已经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的科技产业拥有20多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在原有密云县、昌平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在珠三

6、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建设科技机构,江苏常州设立的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和福建省厦门市设立的厦门工业生物技术转移中心已相继成立,并取得良好成绩。学校十分注重开展国际间学术和文化教育交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先后与英、美、法、德、澳、韩、日等6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杜邦公司、陶氏公司、巴斯夫公司、拜尔公司、罗纳普朗克公司等10余家国际公司为在校学生提供奖学金。学校招收从语言生到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多层次化的留学生,2010年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235人。在21世纪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北京化工大学的全体师生将继续秉承“宏德博

7、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北京化工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二级学院概况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是化工大学核心学院之一。目前,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前五位,同时建有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现有中科院双聘院士1人、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海外千人计划”教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学院建有国家化学工程教学团

8、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等国家级教学和科研团队,建有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化工资源有效利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和膜分离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