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ID:26999744

大小:304.5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30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_第1页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_第2页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_第3页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_第4页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引言——你了解自己所处社会的行为要求、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吗?你了解自己的父母、教师、同学和朋友吗?你了解自己吗?你在做出重大人生抉择时,受谁的影响最大呢?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与个体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学习目标描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列举该理论的教学含义。提出一些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方法。阐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以及对个体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影响作用。教学设疑作为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有些学生很特殊:小明学习成绩虽好,但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小红表现出对周围世界充

2、满了好奇心,喜欢寻根究底,有时会给任课教师带来很多教学麻烦;小平成绩一般,但自我评价过高、骄傲自满;小军做事退缩,缺乏自信心,不善于表现自我;小力由于父母放弃管教,整天在游戏机房玩耍而不上课。如果你是李老师:你认为小明没有朋友的可能原因来自哪些方面?如何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你将如何引导小红的探索行为?你如何使小平正确认识自我?你如何帮小军树立自信心?你如何与小力的父母沟通,使他重新回到课堂?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一)理论基点(二)心理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简介埃里克森(ErikHombur

3、gerErikson,1902—1982),一名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也是当时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建立了代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个性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从情绪、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整体发展来研究个性发展。因此,埃里克森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祖籍丹麦,1902年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1933年定居于美国。他是一位精神分析医生,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27年,埃里克森应安娜•弗洛伊德的邀请,在维也纳一所小型私立学校教美术、历史和地理

4、,开始跟她一起从事精神分析,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其间对儿童心理学开始感兴趣。1938年在美国南达克他州土著人儿童中进行文化对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之后又在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中从事研究。他发现,在一切社会中,人们的人格发展都要适应本社会的风俗。不同社会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解决的办法则各不相同,也就是风俗习惯不同,但是不同社会中人们的个性或人格发展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可以分为八个阶段。1950年,他的论文集《儿童时期与社会》(ChildhoodandSociety)出版,提出了他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与弗洛

5、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埃里克森将个体至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并且把他的心理发展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过八个有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任务,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儿童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各不相同,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某一点上,健康人格倾向于积极的

6、那一端。上一个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顺利通过。但是,埃里克森不像弗洛伊德那样悲观,他认为儿童若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中完成,并不一定导致象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病理性后果。同时,埃里克森也指出,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也并不等于这个矛盾不复存在了,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然有可能产生已解决的矛盾。(一)理论基点埃里克森是当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面对着工业社会的重大挑战和美国社会一系列社会问题,他用心理发展的同一性渐成理论修订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用兼有潜意识和意识的

7、自我潜能代替了潜意识的里必多冲动;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代替有机体与环境间的冲突;用两极的对立斗争代替了单向发展;用终生发展代替了早期发展。(二)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1、婴儿期(0-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2岁到4岁):基本的自主感对羞怯和疑虑3、学前期(4岁到7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4、学龄期(7岁到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年期(12岁到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6、成年早期(18岁到25岁):亲密对孤独7、成年中期(25岁至50岁):繁殖感

8、对停滞感8、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完善感对失望和厌倦感1、婴儿期(0-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出生后受到安全抚育和爱护照顾,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体验到安全,建立起对他人特别是对母亲的信任。对周围世界的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如果这一时期儿童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成人照料,甚至遭受虐待,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且这种怀疑还会延续到以后的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为了顺利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