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针灸治疗面瘫

辨证针灸治疗面瘫

ID:26993570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辨证针灸治疗面瘫  _第1页
辨证针灸治疗面瘫  _第2页
辨证针灸治疗面瘫  _第3页
辨证针灸治疗面瘫  _第4页
资源描述:

《辨证针灸治疗面瘫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辨证针灸治疗面瘫【摘要】目的探讨辨证针灸治疗的方法。方法55例患者随机分为辨证合并针灸治疗30例和常规选穴25例。常规疗法采用常规选穴,心里护理及保护等常规疗法。辨证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辨证分型合并针灸治疗。结果常规疗法痊愈率为84%,辨证组痊愈率为100%。结论采用辨证合并针灸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关键词】针灸治疗面瘫辨证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

2、种常见病。一般症状口眼歪斜,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往往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受限制。现采用辨证针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5例,男30例,女25例,随机分组:辨证合并针灸30例,常规选穴25例。1.2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2治疗方法2.

3、1辨证合并针灸治疗2.1.1针灸治疗:阳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迎香,水沟,承浆。2.1.2西药治疗:30例患者均口服地巴唑片,阿昔洛韦片,眼药水点眼数次。注射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2.1.3急性期治疗:取合谷,足三里,阳陵泉,足临泣等穴。2.1.4恢复期治疗:用皮肤针叩刺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等穴,以局部潮红为度。用电针取地仓,阳白,颊车,合谷等穴,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面部肌肉微见颤动为宜。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然后拔罐,出血不宜过多。2.1.5艾灸治疗:眼睑闭合不佳可在眼睑周围及眉上可用艾条熏蒸。2.1.6按摩治疗:针灸治疗后用生姜片予以按摩。2.1

4、.7中药治疗:牵正散防风10g川芎10g白附子15g白僵蚕15g全蝎10g白芷10g茯苓10g陈皮10g甘草10g日一剂早晚分服2.2常规选穴治疗2.2.1主穴:地仓,阳白,颊车,合谷,随证加减迎香,水沟。2.3两组给予心理护理,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眼部护理滴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还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防止感冒,外出可戴口罩防护。3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左右对称。有效: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善。4治疗结果5典型病例张某,男,22岁,主诉:口眼歪斜2天。就诊时左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右歪斜,

5、鼓腮漏气,经诊断为面神经炎。治疗采用早期口服药物。急性期刺足三里,阳陵泉,足临泣。恢复期面部走罐,局部取翳风,刺阳白,地仓,丝竹空,经治疗5次后,左眼基本能并拢,口眼歪斜明显好转。6讨论对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传统治疗,都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等及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这些传统的办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兴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祖国医药定库中的瑰宝。面瘫急性期因其神经组织处于缺血,水肿期,局部不宜深刺,深刺容易导致面部神经受损加重。我们采取远部取穴,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可以调节手足阳明的经气,起到上

6、病下治的作用。恢复期辨证选穴针刺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艾灸综合了姜和蒜的双重作用,祛风散寒,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