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88917
大小:2.7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_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描述(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几种形变。2.理解弹力的概念,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和会判断弹力的方向。3.理解拉力、支持力、压力也是弹力。(二)过程与方法1.会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2.会用假设推理法判断弹力的有无3.会通过各种实例分析总结出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通过生活中的弹力认识物理规律的价值。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弹力的概念,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通过各种实例分析总结出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物体
2、形变的方向。教学难点:1.会判断弹力的有无。2.会判断弹力的方向。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新生对弹力的学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中学习的基础,对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小组交流能力与协同讨论学习能力的,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三、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PPT和视频)(2)插有吸管并装有黑色墨水的椭圆塑料瓶和椭圆玻璃瓶(3)装两面镜子的显示微小形变的简单仪器(4)剪刀,塑料薄片(5)海绵,橡皮绳,弹簧称,(6)绑着红色软绳的水瓶薄钢尺,四、学习活动的组织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物理教材、微小形变演示仪、堂上练习题1
3、.讨论各种实例、总结得出结论。2.根据概念分析具体实例。3.参与老师的演示实验。4.独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写在黑板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1.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的提出。2.问题解答和咨询。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回顾前半学期学习的内容和初中学习过的力引入新课。通过海绵,橡皮绳,弹簧称,薄钢尺等实物展示各种形变;通过视频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形变。问题1:什么叫形变?归纳: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发生改变称为形变。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和尝试归纳形变的定义。回顾初中知识,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思考,自主得出结论。新课讲解问
4、题2:形变的种类有什么?归纳:形变的种类有拉伸、压缩、弯曲、扭曲、剪切等各种形变。问题3:弹簧如果太大力拉,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归纳: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均有弹性限度。超过了物体弹性限度时物体不能恢复原状。问题4:一张塑料薄片发生剪切形变后和海绵发生扭曲形变后,有什么不同之处?归纳:不同在于能否恢复原状。问题5:按照能否恢复原状来分类,形变可以分成哪两类?演示归纳。(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2)塑性形变: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观察并尝试归纳形变的种类。观察不同的形变现象,理解弹性形变、弹性限度和塑性形变的概念。问题6:是否所有物体都可以发
5、生形变?归纳:是的,但有些物体发生的是微小的形变,可以把它放大。介绍显示微小形变的简单器材,并请同学参与演示实验: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观察插有吸管并装有黑色墨水的椭圆塑料瓶的形变。并思考如果是椭圆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改如何观察得到?通过课本48-49页的图,辅助解释桌面的微小形变和玻璃瓶的微小形变。学生动手拍打自己的桌面,观察并各自独立思考得出结论。通过参与实验,体验微小形变的形成和观察过程,思考实验过程的放大原理。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桌子能否发生形变,使得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更感兴趣,另外通过学生参与演示实验,调动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学生的体验、思考,达
6、到使学生理解实验的放大原理,体会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如果学生提出玻璃瓶实验中水柱的上升是否是手握瓶子时使水受热膨胀而产生的呢?则在表示肯定后进一步提出: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呢?可改变按压方式和位置进行比较证明。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理解弹力的概念,分析弹力作用的形变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方法的目的。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批判的精神。观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与它接触的物体的作用,引出弹力的概念。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会给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举例说明某一弹力的形变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7、。问题7:是否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会有弹力?(课件投影例1)举例:皮球静止在墙角,是否有受到墙对它的弹力?介绍假设推理法。针对课件上的例子,在黑板上板书出另外一个例子,对比两个例子,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假设推理法和弹力产生的条件。再做一道习题:提问:如果绳子的方向不是竖直的呢?球与斜面之间有无弹力?问题7:弹力的方向怎样确定?(1)学生集体思考堂上练习:学生讨论得出结果:理解假设推理法,并用假设推理法分析第二道习题中的球有无受到斜面对它的弹力。学生讨论第二种情况:观察与分析,作弹力示意图,做一道堂上练习.加强对产生弹力的条件的理解培养通过观察对比理解概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