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ID:26986071

大小:299.50 KB

页数:137页

时间:2018-11-30

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玉溪井田位于山西沁水县胡底乡,井田走向长5.2km,倾斜宽5.0~6.4km,面积29.79km2,交通便利。二、自然地理条件本工程位于山西高原东南部,太行山脉南端。区内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东北最高,最高点位于东北角山梁,标高+1210.3m;西南最低,最低点位于胡底村东樊庄河谷,标高+760.9m,相对高差449.4m。本矿井工业场地位于玉溪村西、樊庄河北的台地上。本区属东亚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夏季午间较热,早晚凉

2、爽,雨水较多;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秋季雨少风多。据沁水县气象局资料,当地年平均气温10.2℃,极端最高气温达37.4℃最低-18.7℃,无霜期180天,最大冻土深度43cm,最大风力为10级。降雨多在六、七、八三个月,年降水量最大891.2mm,最小412.5mm,年平均蒸发量1584.78mm。本区位于沁水县境内,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属第一组。第二节地质及水文特征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大的断层,属高瓦斯矿井,根据地质报告,瓦斯平均含量9.25m3/t,根据井检孔资料显示,本矿井井筒掘进范围地层稳定,水纹地质

3、条件简单,立井预测涌水量小于5m3/h,斜井在垂深超过500米时,井筒最大涌量为25m3/h。第三节井田地层区内地层出露条件较好,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段、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现将区内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⑴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14-3孔揭露至上马家沟组下段地层。厚190.95m,其中上段厚53.91m,为深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底为白云质灰岩,中段厚121.04m,为灰色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石灰岩夹白云质灰岩。不规则裂隙发育,方解石充填,局部见小溶孔。下段为灰白色含膏灰岩。⑵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煤

4、系地层基底,平均厚度114.71m。分上下两段。①下段(O2f1):厚78.53m,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状、薄层状泥灰岩、角砾状内碎屑灰岩,下部具波状层理,变形层理。下部夹一层厚层状石灰岩。②上段(O2f2):厚36.18m,主要为深灰色厚层状质纯石灰岩间夹薄层泥灰岩,具缝合线构造。⑶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峰峰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3.25(1202孔)~8.45m(0801孔),平均3.53m。为灰-深灰色含铝泥岩、泥岩,含鲕粒具星散状黄铁矿,均匀层理为主。底部0.8m±透镜状铁矿层(山西式铁矿)。⑷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为主要

5、含煤地层,厚75.62(14-3孔)~101.74m(0801孔),平均厚度86.31m,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三段:①一段(C3t1):K1砂岩底-K2灰岩底。厚3.43~17.62m,平均11.84m,自下而上为:K1为细粒砂岩,厚0.40~1.80m,平均1.43m,灰白色薄层状,石英为主,硅质胶结,脉状层理,夹泥岩条带。K1顶-15号煤底:深-黑灰色泥岩粉砂岩、含铝泥岩、中夹中粒砂岩。15号煤厚1.20(1202孔)~2.30m(14-3孔),平均1.84m,全区可采。中条带状结构,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可见黄铁矿结核,煤质由下而上变好。②二段(C

6、3t2):K2灰岩底-黄水沟砂岩底,厚23.62~26.40m,平均25.38m。以海侵石灰岩发育为特征。由K2、K3等深灰色石灰岩构成主体格架,与其上深-黑灰色泥岩,灰-浅灰色中细粒砂岩及13、12、11号煤层等薄煤层组成向上变浅的海退层序。③三段(C3t3):黄水沟砂岩底-K7砂岩底,厚47.80~64.35m,平均49.09m。以碎屑岩发育为特征,夹K5、K6等石灰岩、泥质灰岩及7、8-1、8-2等薄煤层。⑸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为主要含煤地层。厚41.96(11-2孔)—66.24(12-1孔)m,平均51.73m。其层序自下而上为:①

7、K7砂岩厚0.60~9.30m,平均4.07m。主要为细粒砂岩、粉砂岩,局部为中粒砂岩,含黄铁矿结核及散晶,超薄-微层状,层面含较多植物碎屑层理发育。②K7顶-3号煤底,厚2.65~12.80m,平均9.20m。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③3号煤厚5.12~7.20m,平均5.85m,层位及厚度均很稳定,其东南条带状变薄,为后期河流冲刷所致。④3号煤顶板以深-黑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中厚层状,含丰富植物化石。厚0~17.58m,平均4.66m,不稳定。⑤K砂岩顶-K8底:为浅灰-灰色中细粒砂岩夹深-黑灰色泥岩、粉砂岩,1、2号等薄煤层及

8、炭质泥岩。⑹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厚54.75~93.75m,平均66.07m。底部为K8中细粒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