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ID:1407673

大小:2.91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7-11-11

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1.1前言(前面省略矿井说明)为了加快矿井开拓,保证矿井生产部署,加快矿井早日投入生产的时间,决定进行主暗斜井施工工程。为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统筹安排该项目的施工,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依据1.2.1由山西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本项目设计图纸和文件。1.2.2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施工技术规范。1.2.3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1.2.4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1.2.5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

2、评定标准》MT5009-94(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300-20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3-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84(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0)《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4、施

3、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规定6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HJ33-86(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6)《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7)《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TI10054-88(8)《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GB13329-995、其他需要执行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

4、)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3)煤矿安全建设规定;(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2.1工程概况整合后的山西古交煤焦集团白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是由以山西古交煤焦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兼并重组整合原古交市白家沟煤矿、原太原市尖草坪物源供应站古交陵足沟煤矿、原山西学海煤矿有限公司、原古交市常安乡白家沟煤矿、原古交市梭峪乡白家沟联办煤矿和原山西古交安海煤业有限公司6个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后定名为“山西古交煤焦集团白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古交市西北约10km处,南距省道太(原)-佳

5、(县)3.8km,距镇城底火车站6km,公路和铁路间有三级柏油路相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69.2.2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2.1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东北侧低洼地带太原断陷盆地西部边缘部位,属于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地区。山顶黄土分布较广,沟谷切割发育;沿沟谷两侧可见基岩裸露,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井田内地形最高位于北部,海拔为1286.4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端的陵足沟内,海拔为1093m。最大相对高差193.4m。2.地表水系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本区域内井田南、北端分别有两条较大的沟谷河流,北端称之陵足沟;

6、季节性河流,干旱少雨时无流量,雨季旱涝时,最大流量可达每秒10m3,下游汇水面积大。南端的牛沟也属此类,井田内地形无蓄水条件,雨季除入渗地表外,最终汇归于汾河。3.气候该区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年平均气温9-11℃,1月份最冷,最低气温-22.4℃;6~8月份最热,日最高气温达39.4℃,年降水量多集中在6、7、8、9月,年平均降水量为426.1mm,年蒸发量为1480.9mm,年平均蒸发量为年平均降水量的3~4倍;气候较为干燥。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和东南风,冬春常见西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及南风,最大风力9级,一般为3~4级,

7、最大风速16.0m/s。冰冻期为每年10月上旬至翌年3月份,最大冻土深度0.86m。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2.2.2地层69.本井田位于西山煤田西北部,区内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局部地段基岩出露,根据钻孔地质资料结合地层层序,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O)1)中统峰峰组(O2f)本组厚度120m左右,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岩性为兰灰-青灰色厚层状海相石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质角砾状灰岩,上部赋存2-3层石膏层,顶部常因铁质侵染而呈淡红色。与上

8、覆石炭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2)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本组厚度25.10m-46.35m之间,平均38.25m,为海陆相交替沉积堆积碎屑岩层。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底部为褐红色山西式铁矿,多呈窝子状、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