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个性魅力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个性魅力

ID:26976875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个性魅力_第1页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个性魅力_第2页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个性魅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个性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个性魅力    徐志摩经常满怀深情地把英国称作他的灵魂再生之地,他在那里不仅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西方式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还成了一个诗人。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特别是雪莱、拜伦的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徐志摩身上潜藏的艺术灵性,使他不顾一切地投身到诗歌创作中去。他在自己的诗作中一往情深地倾注了对爱、自由与美的理想追求和赞美,并自觉努力于西洋诗歌体制的输入和试验,引进了格律体、无韵自由诗、沉思体抒情诗和十四行诗等韵律形式。因此,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就艺术渊源来说,徐志摩显然从英国十九世纪浪漫诗派那里汲取了许多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营养,卞之琳甚至断言:“他的诗思、诗艺

2、几乎没有越出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派一步。”    的确,徐志摩与这一诗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也特别钦佩雪莱、拜伦的伟大个性气质,但是为什么他没有成为中国的雪莱、拜伦?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现实可能性呢?这是一个显而易见又容易为人忽视的矛盾,这个矛盾的焦点在于,徐志摩也许在诗思、诗艺方面未能越雷池一步,但在一个根本方面——即作品的精神风格和内在人格力量上,他更没有接近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一步。也就是说,当徐志摩从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派的源头走来时,他的诗风明显带有中国布尔乔亚的精神印记,而不是雪莱、拜伦式的崇高品格和超凡魅力。从审美直觉来说,人们明显感到,雪莱、拜伦的诗总是充满磅礴的气

3、势和起伏跌宕的激情,总是把读者引向一种伟大崇高的感觉;而徐志摩的诗优美,却不伟大,正如他的个性可爱,却不强悍。来读读雪莱的《西风颂》和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差别是明显的――西风颂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放!让预言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这种决绝反抗的激情,这种狂风暴雨般的诗风,到了他的崇拜者徐志摩的诗中,就变成了和风细雨;雪莱极力挣脱天空和海洋羁绊的精神渴求,也变成了徐志摩的甜美宁静的梦境:我不知道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全诗共分六节,每一节都是这种浅唱低吟的调子。诗是写得

4、很美的,韵律感也很强,但读起来像是一首摇篮曲,使人飘飘然。写这首诗的时候,徐志摩已经33岁了,在这个年纪上,雪莱已经去世,拜伦不久也将倒在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场上,而徐志摩的诗风仍像他刚开始写诗那样轻盈柔美,这种差异的确是令人惊异的。    实际上,徐志摩也不是不想写气魄宏大的作品,他并不满意自己悄声细气的调子:“觉得我们即使有一些声音,那声音是微细得可以用一个小拇指给掐死的。天呀!哪天我们才可以在创作里看到使人起敬的东西?哪天我们才可以豁免混充大花脸的急涨的苦恼?”然而,作品宏大雄放的风格必须来自于作者人格的伟大和精神境界的崇高,必须植根于直面现实的人生和搏斗不息的命运,正

5、是在这一点上,作为中国布尔乔亚诗人的徐志摩才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徐志摩,作为一个西方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既幻想着把英国的多党政治和海德公园一起搬到中国来,却又不敢面对也无力把握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二十年代可谓是时势造英雄的时代,但徐志摩最终却无所作为,从来没有成为风云人物。他平生反封建的最大一件事,就是与父母包办的原配妻子离婚,又与北平才女陆小曼恋爱结婚。就是这样一件罗曼史,也没有让他尝到“爱与美”的甘果。陆小曼聪明漂亮,但喜欢交际,爱慕虚荣,花钱如流水,这使徐志摩很痛苦,又无力摆脱,只能在日记里发牢骚:“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

6、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然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淡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雪莱渴望摆脱天空和海洋的羁绊,而徐志摩连自己的生活羁绊都摆脱不了,个性中除了柔弱的一面,还有庸碌的一面。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具有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意识和社会理想的个人总是处于孤立软弱的地位,缺少赖以生存和成长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基础;其社会政治主张杂乱无章,肤浅可笑,自身的个性也远未充分发展和成熟起来。因而作为其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人和诗就自然难以像雪莱、拜伦那样汪洋恣肆,既包括了广阔繁复的人生内容,又具

7、有超凡脱俗的精神魅力。正是徐志摩自己有意无意地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区别,并赋予了各自不同的形象,他把雪莱、拜伦比作不可被镣链锁住的“鸷鸟”,而把自己比作一只啼血的夜莺,用“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花刺”。如前所述,徐志摩尽管师承英国十九世纪浪漫诗派,但他不可能成为中国的雪莱、拜伦,不可能将西风般狂放不羁的反抗精神和个性气质灌输于作品之中。同样,徐志摩的诗也并没有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并不以抚今追昔的沉郁风格见长。那么,徐志摩是靠什么独特之处赢得了读者,为自己在新诗史上争得了稳固的一席之地呢?这个独特点的确是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