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

《兰亭集序》导学案

ID:26969592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1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2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3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4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亭集序》课堂导学案(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学科语文教材第一册章节第四单元课时数4课题《兰亭集序》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在文中找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3.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考纲要求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

2、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知识要点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3、通假现象4、特殊句式5、文化常识知识结构1.作者简介2.文体知识3.文言知识4.艺术特色课前导学自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主学习,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

3、亭集序》。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这篇序文,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并且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流露了一些消极思想。教学同步课堂笔记一、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

4、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跋:附在文章或书籍后面补说正文、评说内容,说明写作过程、心得体会及相关考证的文章。又作“后题”“后序”“后叙”。二、作者介绍 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

5、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二人被后世并称为“二王”、“二圣”。 教学同步课堂笔记王羲之自小文才出众,深得当时学界名流重视。时太尉郗鉴求婿,遍观王氏子弟,待选者中惟王羲之若无其事,卧东床坦腹饮食自若,郗鉴叹息道:“这才是我真正的佳婿。”乃以女妻之。这是“坦腹东床”这句成语的来历,此后人们也把女婿称为“东床”。三、学习过程 (一)注音 1.癸 丑     2.修 禊    3.清流激湍    4.流觞曲水    5.形骸    6.游目骋怀   7.趣舍      8.若合一契

6、     9. 齐彭殇 10.感慨系之11.曾不知老之将至(二)重点实词 1.群贤毕至2.少长咸集3.茂林修竹4.列坐其次5.足以极视听之娱6.信可乐也7.取诸怀抱8.虽趣舍万殊9.向之所欣10.曾不知老之将至11.修短随化12.喻之于怀13.未尝不临文嗟悼14.夫人之相与(三)重点虚词  之:①极视听之娱         教学同步课堂笔记②夫人之相与   ③所之既倦         ④感慨系之矣            ⑤品类之盛  因:①因利乘便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人之力而敝之④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7、  ②虽世殊事异 (四)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      3.一觞一咏    4.极视听之娱           5.齐彭殇为妄作     6.一死生为虚诞     7.流觞曲水      8.游目骋怀 (五)特殊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四、合作探究,梳理课文 1、《兰亭集序》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    2、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3、如何理解作者这种情感的变化? 4、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

8、有何关系? 5、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个人发挥)6、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 ,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个人发挥) 课堂练习一、指出通假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