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

[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

ID:26969395

大小:10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30

[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_第1页
[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_第2页
[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_第3页
[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_第4页
[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理]2011届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一)1.【爱】下列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吝惜)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隐蔽,躲藏)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爱慕、欣赏)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爱护)1.【答案】B(A.爱护、C.爱惜,吝惜、D.喜爱、喜欢)2.【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

2、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2.【答案】C(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3.【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动词,覆盖,蒙上)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柳毅传》(动词,同“披”)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表被动)3.【答案】D.(遭受)4.【倍】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背叛

3、)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鸿门宴》(一倍)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穆天子传》(督péi,陪伴,伴随。)4.【答案】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A.通“背”,背叛;C.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读péi,陪伴,伴随。5.【本】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原来。)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

4、田居》(副词,本来)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5.【答案】B.(动词,考察、推究。)6.【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低贱)6.【答案】C.(谦辞,谦称自己。)7.【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

5、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B.草木皆兵。(名词,兵器)C.穷兵黩武。(名词,战争)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7.【答案】B.(名词,兵士)8.【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名词,病情)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动词,使……病。)8.【答案】A.(动词,担心、忧虑。)9.【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6、: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动词,详审、细究。)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动词,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C.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动词,观察,仔细看。)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名句)(清楚、明晰)9.【答案】D.(明智、精明)10.【朝】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朝廷)B.朝闻道,夕死可也。(名词,早晨,读zhāo)C.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官,终五日,《管子》(前一个:初期)D.燕、赵、韩、

7、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王朝,朝代)10.【答案】D.动词,朝拜。11.【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B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11.【答案】D(曾经)12.【诚】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名词,真心、诚意)B此诚危急

8、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副词,的确、确实、实在)C且燕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副词,已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12.【答案】C(副词,确实、实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