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

ID:26956494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_第1页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_第2页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194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1950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工农兵大学生由此出现。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当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屮毕业生都可以报

2、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1977年10月12円,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裾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1977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中断的招收培养研宂生的工作从此开始恢复。197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1978年,教育部门的统计显示,当年全国就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27万人,

3、录取比例为27:1。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汕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句巾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

4、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儿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巾国家“企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W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并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目前全国大多省区市均实行了“3+X方案。”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了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北京、上海、

5、安徽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进行了此项改革。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开始自主招生。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T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实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终于迎來变革,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个别省份会有所延长,如

6、江苏、广东),高考告别酷暑。2007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即将迎来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大学校园。2008年四川大地震,四川地震重灾区的高考向后推迟约一个月,并且取消外语科听力考试。江苏省开始实行新课程高考方案。2010年江苏省高考恢复文理考生分开录取,分开划线。北京市开始实行新课程高考方案。广东省取消“3+X方案”,改为“语数英+加文理综合”,考试时间缩短至6月7日至8日两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