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ID:2694229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_第1页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_第2页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_第3页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摘要]从空间概念入手,针对目前汉代佛像实物依附于墓葬载体资料存在的特殊属性,以佛像考古材料为基础,根据相对载体的空间位置,对西南民族地区现存的汉代佛像进行分类;从构图、比例、动态等方面进行空间装饰性解构剖析;总结出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并从本土和外来两方面研究其形成原因。中国4/vie  [关键词]汉代佛像;佛教史;雕塑史;建筑史  [中图分类号]J196.2[文献标识码]A[]1008―1763(2017)02―0113―06  LinguisticFeat

2、uresabouttheSpaceDecorationoftheHanDynastyBuddhaandGeicStudyInSouthyofArt,JinzhongUniversity,Jinzhong030619,China)  Abstract:InaccordanceakesaclassificationfortheremainingHanDynastyBuddhafiguresinthesouthinorityregions,sofposition,proportion,dynamicstateetc.;itsum

3、marizesthedecorativefeaturesofHanDynastyBuddha,andinvestigatesitsformationmechanismathomeandabroad.  Keyhistory;thehistoryofthesculpture;architecturalhistory  一引言  中��早期佛教造像发掘与研究于20世纪初开始被学者关注,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高峰期,1995年后逐渐减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早期佛像考古材料的更新程度有关。  张文军:《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4、》,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30页。  早期佛教造像被学者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佛教造像是佛教传播的实物印证,通过研究佛教造像,能够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程度及路线,尤其对汉代佛教造像的研究,更为切要。通过对汉代佛教造像的研究梳理,可以进一步推测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及途径,掌握汉代中国与印度等周边地区的宗教思想交流信息,以便厘清中国佛教艺术的确切缘起。文献中关于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记载很少,故研究汉代佛教造像必须依靠考古材料,目前已发掘的汉代遗存佛教造像主要集中在西南民族地区(陪葬品摇钱树、崖墓石刻  罗二虎:《

5、论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佛像》,《考古》2005年第6期,第66―73页。)、内蒙古地区(和林格尔壁画墓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山东沂南地区(古画像石墓  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苏北地区(孔望山摩崖石刻  王其泰,李洪甫:《孔望山造像研究》,第一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等。其中,西南民族地区佛教造像数量居多,其他三个地区数量有限且一直存有争议。譬如,阮荣春曾撰文对俞伟超在其文章《东汉佛

6、教图像考》中认为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仙人骑白象、猞猁为佛教图像提出质疑,并进行了系列论证。  阮荣春:《“东汉佛教图像”质疑――与俞伟超先生商榷》,《东南文化》,1986年第2期,第205―212页。沂南古画像石墓图像佛教仪轨不具明显而被持续辨别,关于孔望山摩崖石刻开凿年代的争论更是持续不断等。  何志国:《连云港孔望山石象“纪念铭文”商榷》,《中国汉画学通讯》,2008年第4期,第18―22页。  因此,本文选择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进行汉代佛像研究,一方面这一地区汉代佛像材料相对丰富且集中,另一方面佛像依附载体比较单一且具

7、有地域性,风格较明显,能够进行系统的图像志比对分析,得出一定具体的造型语言规律,进而可与其他地区同代佛像进行类比,找出共通性和差别,为梳理汉代佛像的时代属性和地域特性做好基础研究。  依据目前西南民族地区出土的汉代佛像考古资料,可知此类佛像主要是服务于墓葬及其陪葬品,第一属性应是装饰作用,对于墓室内部空间的装饰,以及对陪葬品局部装饰。材料显示这一时段的佛像还没有出现被单独供奉的现象,无论是摇钱树干树枝佛像,还是崖墓门额佛像,皆是在一定空间内的装饰性图案,揭示其装饰属性,进而谈及其宗教内涵。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佛像只作为装饰

8、用,韩伟:《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84页。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汉代佛像在墓葬空间中所处的位置都相对重要,故其一定有自身的精神价值,装饰性仅是外在物化表现,最终追溯的核心还是图像背后形而上的隐性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