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30892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风(中经络)的中医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风(中经络)的中医护理沈金波(湖北省大悟县中医医院432800)【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82-02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2、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辨证分型1、肝阳暴亢型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
2、,脉弦有力。2、痰热腑实型证见: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3、风痰阻络型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保护。保持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体功能位置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
3、、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3、给药护理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檫干。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及吋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吋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菜蔬、水果为主。忌肥甘、辛辣等刺激之品,禁烟酒。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开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慢性恢复期患者,应注意滋补,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快,可适当选用山楂、木耳、莲子、桂圆、大枣、核桃、甲鱼、冬瓜等冇降压、降脂、软化血管
4、和滋补作用的食物。5、情志护理中风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6、临证(症)施护高热者给予头部冰袋冷敷。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0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吋,遵医嘱艾灸等救治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7、辨证施护肝阳暴亢型施护原则:平肝泻火,熄风通络。①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凉爽,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噪声和一切不良刺激
5、(如暴怒、惊恐等),解除因突然发病而产生的恐惧、急躁、忧虑等情绪,使情绪稳定。②入睡困难,烦躁不安者,可遵医嘱适当服用安定,或睡前按摩涌泉穴100次。③饮食应清淡甘寒,如绿豆、芹菜、菠菜、冬瓜、丝瓜、梨等,忌食羊肉、鸡肉、狗肉、大蒜、葱等辛香走窜之品。痰热腑实型施护原则:通腑化痰。①室温不宜太高,衣被不可太厚,但避免冷风直吹。②以通腑化痰为先,常予星蒌承气汤煎服,服药后3〜5h泻下2〜3次稀便即可,说明腑气己通,不需再服;若服完药后未见排便,可报告医师,继续服药,以泻为度。③如果出现嗜睡、朦胧,说明病情加重,向中脏腑转化,及吋
6、报告医师。④饮食以清热化痰润燥为主,如萝卜、绿豆、冬瓜、芹菜等,忌食羊肉、鸡肉、对虾、韭菜、大蒜等。风痰阻络型施护原则:祛风化痰通络。①眩晕重者,嘱安静卧床休息,防止摔倒。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无眩晕头痛,则病情稳定,可以进行功能锻炼;若舌苔变黄厚腻,U臭,便秘,说明己转化为痰热腑实证,及吋报告医生。③饮食宜食黑大豆、藕、香菇、桃、梨等,忌食羊肉、鸡肉、狗肉、牛肉等。气虚血瘀型施护原则:益气活血。①病室要温暖避风,汗多者随时协助檫汗,更换衣被。②饮食宜食益气健脾通络之品,如山药薏苡仁粥、黄芪粥、莲子粥、白菜、木耳、冬瓜等。③温
7、水浸泡手足,自动或被动做屈伸运动,以疏通经络,消除肿胀。阴虚风动型施护原则:育阴熄风活络。①病室应通风凉爽,但避免冷风直接吹入②若盗汗明显可用五倍子粉水调外敷神阙穴。③避免情志刺激,勿惊恐郁怒,防止复中。④饮食以养阴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薏苡仁粥、甲鱼汤、淡菜汤、银耳汤、黄瓜、芹菜等三、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2、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3、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洒。四、
8、小结中经络一般发病后7日内变化较多,如能及吋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则风火平熄,病情逐渐平稳,预后较好。如逢重症或病后护治不当,则在发病后7日内病势恶化。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通过望、闻、问、切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八纲辨证加以分析归纳,确立证型及存在或潜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