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加快四川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快四川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建议加快四川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建议 ▍现阶段四川经济结构的特点和问题 四川经济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消费。1978-2007年期间,四川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由1978年的1:2.85上升为1:1.09,投资对经济增长.L.的贡献呈逐年上升态势。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前三年,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一般在60%以上,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一般在40%以下。预计整个十一五期间,我省投资与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都会保持
2、60:40的比例。 二是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比重明显上升。2008年四川省的三次产业比重已由2000年的23.3:42.7:34.0变为18.9:46.3:34.8。其中工业所占比重由31.76%提高到39.36%,上升7.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8.4%上升到53.5%。 三是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目前,第一产业中的优质粮食作物、畜禽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比重上升,7+3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3、的比重达到74%;第三产业中的金融、物流、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 四是民营经济比重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全省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2.1%。形成了以新希望、宏达、龙蟒、四海、科伦等为代表的民营重点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6%。 五是城乡结构出现加速变化和融合的新趋势。进入十一五以来,全省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比十五期间明显加快。2008年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38%左右,部分地区城乡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甚至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六是各
4、区域开始具有互补发展、良性互动意识。近年来,四川省根据各地的主体功能和发展优势,确定了各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通过推动区域经济向合理分工与协作转变,通过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通过以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催生特色产业带等,推动了区域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转变。 七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和财政增长。四川最近30年的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0%,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1%,均低于GDP年均10.0%(不变价)的增速。2004年以来,四川省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在15
5、%以上,最高的2007年达到40.2%,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八是高速增长的出口对全省经济的贡献依然很小。尽管四川省在1997年至2008年期间进出口年均增长23.27%,尤其是最近几年出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即使2008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增长势头显著回落,增速在全国也仍然居于前列,但由于出口总额太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2%。同时,我省在与其他省(区、市)的商品贸易中,仍然是进大于出。 四川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八偏低两慢于:八偏低是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第一
6、产业中现代农业的比重偏低,工业中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民营经济占全部经济的比重偏低,城镇化率水平偏低,外贸出口占GDP的比重偏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偏低。两慢于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慢于城镇居民,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慢于先进地区。 ▍未来几年四川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 未来几年,在两个加快推动下,四川经济会迎来又一轮快速发展的势头。本轮经济发展与过去比较,其最大的特征将是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同步推进,结构调整对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显著。因此
7、,未来几年,四川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可以考虑: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在继续促进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逐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重抓好关键领域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将发展重点由偏重量的扩张转移到偏重质的提升上来,实现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基本改变八偏低两慢于的现状,使四川经济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化。 四川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是: 坚持将提高工业增加值比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大力
8、推进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7+3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确保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增长速度,使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比重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坚持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大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和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吸引国外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四川的优势产业,使民营经济占全部经济的比重逐步上升到全国平均水平。 将加速推进城镇化作为城乡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大、中城市和重点集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