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

ID:26920382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30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_第1页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_第2页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_第3页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_第4页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内容摘要:本文依据寻租理论,通过对上市公司借助会计寻租不当得利的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必须通过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严密性,以及赋予证券监管部门更多、更大的权力,严格监管,加大惩处力度,控制会计寻租行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会计寻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寻租在我国的研究始于2000年前后,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收益)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数字)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

2、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笔者基本赞同该观点,但同时认为,应当注意的是,“改变会计信息”有合法与非法两种,一种是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作有利于相关利益集团的会计选择;另一种是通过非法手段,如隐瞒相关信息、虚构收入等方式,夸大利润以实现相关利益集团不恰当占有社会财富的目的。按广义寻租理论,即DUP活动(DirectlyUnproductiveProfit-seekingActivities)的观点,会计寻租也应分为合法与非法两方面,了

3、解这一点有利于采取相应的举措控制和压缩会计寻租行为。  会计寻租行为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通过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或对会计准则制定施加影响,以取得对本集团或本企业有利的会计政策;通过对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有选择的利用,借以不当得利;通过其他手段(包括会计造假),不当得利。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一直由财政部主持制定,企业一般被动接受、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基本没有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或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施加影响的会计寻租行为。因此,关于第一方面内容不在本文探讨之列。由于

4、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上市公司利用第二、第三两方面内容进行的会计寻租,可谓“层出不穷”。  本文拟对此方面进行分析,借助“寻租”理论,进一步剖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内涵,并提出相应的举措,控制、压缩会计寻租,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使有关利益人更好的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的行为表现    众所周知,企业上市的目的就是为融资。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04年底,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377家,总市值为42487.18亿元,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

5、巨大贡献。然而,企业要想上市融资及再融资,必须以良好的经营业绩为前提。中国证监会对此也设置了相应的门槛,如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才可以上市;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不低于10%,才可以增发新股;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才可以配股等。一些企业在经营乏术,寻利未果的情况下,为达到融资的目的,便开始了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即会计寻租。因为通过会计寻租,企业同样可以在会计报表上实现盈利,甚至可实现扭亏为盈。  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期间,市场发育不健全,

6、证券监管不到位,法制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不完善及其他原因,会计寻租行为表现较为猖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会计政策选择中的会计寻租行为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包括“自愿性”和“强制性”会计政策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管理者可以通过具体会计政策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或者增加企业账面利润,或者最大限度降低或缓解新准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经营环境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赋予企业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权,目的是为了保证

7、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正因如此,为了自身或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如公司管理者为了自己的薪金报酬,大股东为了融资或曰“圈钱”,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金,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等等,公司管理当局便会通过会计寻租行为,增加公司利润以实现其目的。  常见的方法有: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是选择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或者选择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折旧,是选择平均年限法,还是选择加速折旧法;公司各项资产是否要计提减值准备,如何计提,计提多少;长期投资核算方法,是选择成本法,还是选择权益法等等。不同的选择带给公司的利润截然不

8、同。  我国学者蒋义宏通过对1993年至1997年期间上市公司20个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改变折旧方式是利润包装的首选方式。据杭钢股份2003年年报中有关内容,该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由此隐藏了大量利润(约2.1亿),为以后调控利润留下伏笔。此外,众多“T”族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将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实现“脱困”,其中1999年度ST中华因执行该准则,债务重组收益竟为3.7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比重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