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

ID:26915457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周锦利(姜堰市中医院CT室江苏姜堰225500)【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400-02【摘要】目的运用现代化影像设备,通过3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指标和中医证型分析,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与CT影像表现的规律性。方法对350例CT影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表现与中医证类分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和规律性。结论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以使椎间盘突出CT影像指征客观化、定量化,使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辩证由宏观进入微观阶段,进一步提高辩证分型的准确率和临床疗效。【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CT影像指标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木病以青壮年为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这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腰骶部活动度大,处于活动的脊柱和固定的骨盆交界处,承受的压力最大,椎间盘容易发生退变及损伤,故腰4一5、腰5骶1椎间盘发病率最高[1]。中医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和肝肾亏虚证[2]。木文就3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作一个初步的研究探索。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50例病人均为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经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住院病例。其中男性238例,女性112例;年龄16-30岁8例,31-40岁96例,41-50岁131例,51-60岁87例,60岁以上者28例。1.2检查方法使用GEHispeedNX/ICT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

4、扫描吋间l.OSec,层厚3.0mm,层间距6.0mm,L3-S1每个椎间隙各扫描6层。2结果2.1中医证型分类结果350例患者中证属瘀血者126例(男性83例,女性43例),证属寒湿者89例(男性57例,女性32例),证属湿热者63例(男性40例,女性23例),证属肝肾亏虚者72例(男性58例,女性14例)。2.2CT影像扫描结果⑴腰椎间盘突出类型:350例中,中央型113例,侧后型237例。(2)腰椎间盘突出数量:350例中有602个椎间盘突出,其中1个椎间盘突出116例,2个椎间盘突出207例,3

5、个椎间盘突出27例;本组2个以上椎间盘突出者占66.85%。(3)腰椎间盘突出部位:350例602个椎间盘突出中以L4/5椎间盘突出中最为多见(309个),L5/S1次之(273个>,L3/4(20个)。2.3CT影像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见表1-3。表1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3讨论3.1血瘀证此证占*本次观察总例数的36%(126/350),而在126例血瘀证中又以侧后型椎间盘突出为主(121/126)。此证椎间盘突出的程度较重,一般为中度或重度突出。所有病例临床均有急慢性腰部扭伤史,腰痛麻木,腰

6、部活动受限,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舌质紫黯,脉涩或弦数。3.2寒湿证此证占本次观察总例数的25.4%(89/350),仅次于血瘀证,中央型49和侧后型40例,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中央型偏多。所奋病例多由于风寒湿外侵,致寒湿之邪阻塞经络,络道痹阻,气血运行失调而引起腰腿麻木不仁,转侧不利,仰卧不能,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3.3湿热证此证占本次观察总例数的18%(63/350)。中央型和侧后方型分别是15例和48例,此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侧后方型偏多。本证型患者素体脾虚,痰

7、湿留滞,久之则化热,证见腰腿疼痛,沉重发闲,乏力,一侧腰腿重,肌肉麻木不仁,面色无华,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3.4肝肾亏虚证此证占本次观察总例数的20.6%(72/350)。而在72例肝肾亏虚证中,中央型44和侧后型28例,此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中央型为主,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亦较重,本证型患者素体禀赋不足,长期患冇慢性病,以致肾脏精血亏损,无法滋养经脉,致腰腿疼痛,缠绵数年,吋轻吋重。偏阳虚者伴奋畏寒肢冷,面色白,尿后余沥,甚则不禁气喘,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多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咽干口渴,面色潮

8、红,五心烦热,舌质淡或红,苔薄少,脉细数。4结论通过对3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表现全面细致的分析,并结合中医证型分类,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表现与中医证类分型之间具奋一定的特征性和规律性。运用现代化影像设备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临床辩证由宏观进入微观阶段,进一步提高辩证分型的准确率和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51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