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11735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优质教学的几个维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优质教学的几个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优质教学的几个维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是文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甚至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或艺术院校经常性开设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承古代和近代文学,下续当下文学,这样一个中间时段的文学作品既有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复杂性、深邃性组成的时代混响和多元文化况味,又有鲜活的当代感和现场感蕴涵其中。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交织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审美与功利等多重维度和内在张力,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历史认知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如何优质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趣味性、参
2、与性和启发性三个维度的和谐交融。本文以鲁迅的《伤逝》为例,来具体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的这几个维度。 一、趣味性与知识野史的植入 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必选的篇目,《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伤逝》是各种选本收入频率较高的几篇小说。由于《伤逝》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青年知识分子爱情题材作品,很合青年人的口味,加上鲁迅在这部作品中以爱情和婚姻作为框架深入探讨五四后知识分子道路问题,所以小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典型的鲁迅气质。鉴于此,《伤逝》成为一部既具可读性又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被各种选本所本文由.L.收集整理青睐。从阅读的角度看,《伤逝》是一部可读性
3、很强的小说,很能激发当代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从讲授的角度看,如何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讲得活色活香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对于这样丰富、深邃的文本,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解读,还应该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媒介,让解读的过程充满趣味。在教学中,笔者先从知识层面入手,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为其引入一些与《伤逝》有关的野史知识。笔者所抓住的问题是鲁迅创作《伤逝》时的处境及心理。《伤逝》写于1925年10月21日。1925年前后的鲁迅处于怎样一种现实与精神状态之中呢?1923年夏天,周氏兄弟失和,鲁迅和朱安女士守着无爱的婚姻。1925年
4、,从许广平第一次给鲁迅写信之后,鲁迅与许广平开始越走越近。1925年9月,鲁迅肺病复发,在病中写了《伤逝》《孤独者》。兄弟失和看似跟《伤逝》没有多大关系,但作为一桩公案对鲁迅的身体尤其是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打击。钱理群就指出兄弟失和让鲁迅产生了深深的被利用感和被放逐感。这种绝望感一直绵延到1925年。周作人当年读过《伤逝》后甚至坚持认为《伤逝》是影射兄弟失和的作品可见,兄弟失和对鲁迅精神及其创作的影响何其深远!鲁迅与原配朱安女士的婚姻对于理解《伤逝》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不幸的婚姻限制了他对爱的追求,正因为鲁迅不幸的婚姻,他才将《伤逝》里的爱情写得如此绝望和晦暗。 如
5、果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肯定会限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而,教师有必要将这些野史知识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鲁迅的婚姻以及兄弟失和事件有很高的热情,这些野史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趣味还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层面,同时也体现在教学手段上。影音资源或教学影像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习充满趣味。纪录片《鲁迅之路》及《先生鲁迅》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关于鲁迅与朱安的无爱婚姻,笔者从《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剪辑出8分钟左右的影像,关于兄弟失和,《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有6分钟的介绍,《伤逝》前后的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也有8分钟左右的视频
6、呈现。这样,学生专注于文本阅读,教师对文本进行必要的知识背景或野史知识的介绍,再加上影像资料的播放,原本枯燥的教学会变得亲切可感、生动有趣。 二、参与性与互动教学的运用 良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作品选是一种导读性质的课程,因而作品选的教学应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在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中才能让这门课更有价值。 从课程的特点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应该区别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思潮史、批评史。如果说后者的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宏观脉络,理解文学发展规律,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7、的教学则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和解读文本的方式。因而作品选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应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进入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带着学生赏鉴,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各抒己见、切磋想法和砥砺观点的过程。 在《伤逝》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这样几个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一是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伤逝》的教学一般离不开对这样几个问题的追问和思考:《伤逝》中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对于主人公形象的价值评判,即如何评价子君和涓生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小说寄予了鲁迅对于婚恋怎样的独特思考?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阅读和思考,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