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ID:26910161

大小:325.0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30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_第1页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_第2页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_第3页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_第4页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列夫·托尔斯泰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想到这几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厌恶和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战。我赌博、挥霍、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种罪行我没有干过,为此我得到了夸奖,我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较高尚的人。”------<童年·少年·青年>把约伯的痛苦和快要自杀的托尔斯泰的痛苦相比较是很有意思的。约伯喊叫是那种在生活中失去了一切,成为人们中最不幸者的受苦人的大喊叫。而托尔斯

2、泰的呐喊则是那种处在幸福的环境中,拥有一切,但却不能忍受自己的特权地位的受苦人的呐喊。人们追求荣誉、钱财、显赫地位和家庭幸福,并把这一切看成是生活的幸福。托尔斯泰拥有这一切,却竭力放弃这一切,他希望平民化并且和劳动人民融为一体。在对于这个问题的痛苦中,他是个纯粹的俄罗斯人。1891年8月,我在雅斯纳雅波良纳看见列夫·尼古拉也维奇·托尔斯泰已经平民化了。这表现在他的服装上:自制的黑色短衫,没有什么样式的黑裤子,戴得相当破旧的白色便帽……整整六个小时,他不停息地用犁翻耕黑土,一忽儿走向高处,一忽沿着倾斜的坡地走到这里。撇开其他原因,我不能再继续生活在原有的奢侈环境中。我感

3、到痛苦是这种疯狂的(比疯狂更痛苦的是,身旁就是农村的贫困)生活,我自己已不知道过这种生活如何活下去。贫穷的痛苦感觉——不是贫穷,而是人民的屈辱与闭塞。革命者的残忍与疯狂是可以谅解的……一为是饥肠辘辘,衣不遮体、累死累活的奴隶。我受不了了,想逃走。非常痛心,骄奢淫逸——老爷的王国;可怕的贫困——没有烟囱的小茅屋。我二十多年来一直憎恨我的产业,我不需要它,也不可能需要它。悲凉出走……丈夫这边为财富、为优越的享受感到羞耻,妻子那边请来头衔,保护庄园的一草一木。附近的贫苦农民正是看中托尔斯泰伯爵善良仁慈,才有胆尽入庄园。他们哪是登堂入室公然掠夺,不过是砍点柴禾,捡点破烂而已,

4、结果被夫人的街队逮了下着。该从来是好大喜功的,过度的工作热情更经常演义凶神恶习煞的搜查,甚至拳脚交加。如此处罚农民,对一家之主、宽厚仁慈的男主人形成了极大的尴尬……不知何时,托尔斯泰内心已经藏着一股怒气冲天的暴躁力量,憎恨夫人对财富和奢侈生活的迷恋,点点滴滴都不可忍受。道德之痛远甚肌肉之痛。一、生平与创作:《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一个地主的早晨》、著名短篇小说《琉森》、中篇小说《哥萨克》等。《战争与和平》(1863-1869)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

5、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托尔斯泰处女作《童年》时说:托尔斯泰具有洞察人类心灵隐秘进程的惊人能力,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他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托尔斯泰不仅洞悉瞬间的内心世界流动的隐秘过程,而且意识到这种流动的意识是多层次的。一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并把这种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二对人物深层心理的合理揭示。托尔斯泰主义指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

6、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在他的一系列的重要作品中都体现了他这种思想。如《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1889-1899)人物解析:1、聂赫留朵夫“忏悔贵族”的典型2、玛丝洛娃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典型《复活》的主题:《复活》通过各种人物形象,暴露了沙皇俄国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和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俄国反动统治。作家深刻地指出了造成农民贫困的根源,提出了俄国革命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复活》艺术成就:首先,它以单线的情节线索,通过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上诉的过程,广泛而深人地描绘了俄国社会。其次,小说在描绘艺术画面和人物形象时,大量使用了

7、对比手法。第三,用“心灵辩证法”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人微的刻画,表现他的内心思想感情的矛盾和斗争。第四,重视细节的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和生活环境的描绘。《安娜·卡列尼娜》一、情节线索两段婚姻: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列文——吉提思想内容:首先,作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危机,并以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作为出发点,苦苦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其次,作家描绘了在种种精神危机面前,人类寻求和谐、宁静的善良愿望。第三,作家写出了妇女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对其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充满忧虑,从而形成了“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折中态度和困惑。二、人物形象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