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99447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础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利用,这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教学《脸谱的色彩及其象征意义》《紫砂壶》《汉民族服饰的历史与发展》时,渗透有代表性的如:中国传统剪纸、京剧脸谱、角色游戏、皮影、剪纸脸谱、印刷的快乐、中国古代建筑等。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在身边找寻可传承的文化。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泥玩具》一课时,为了能够营造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先让学生欣赏陕西的《彩色羊》,河北的《大公鸡》等,通过欣赏,
2、学生了解了在众多民间艺术品类中,民间泥玩具因其色彩鲜艳,造型简练、稚拙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此时兴致勃勃地抢着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学生也知道了艺术因传承而保留,艺术也因创新而发展。二、在艺术欣赏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平时的美术教学屮,应多注重句学生传授屮国本土传统文化知识,对现冇的教材上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地扩展和补充,用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赏析,从器皿的纹饰、外形等各个方面欣赏古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3、三、给民间艺术加入新元素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现实生活中皮影戏离学生距离遥远,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
4、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皮影和卡通的联系,让学生主动査阅资料,同时结合录像、视频,了解皮影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使学生对此有所了解。四、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研宂性学习从学生感兴趣又易于操作的剪纸、陶艺、谢具、纸艺等入手进行系统教学展示民间工艺的城大精深。定期的作品展示极大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体验屮创意制作,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促进了学生了解品味广博厚重的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化选择观,展现多元智慧。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写一手好书法,学会了变形脸谱的制作方法
5、,能在粉笔上、酒瓶上绘制脸谱,能做剪纸脸谱,更多的学生能制作精美的卡纸脸谱,作品中闪动着智慧和灵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充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氛闱的熏陶中,不仅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还培养了艺术特长,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总之,课堂是动态的、多变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尊重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在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和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后的教学屮我会不断探索,寻找有效途径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
6、化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曾应枫,李焕真.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书织金彩瓷.广彩工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01.[2]张瑾,解红宇.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屮小学教育,2010.编辑王亚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