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课的评价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课的评价

ID:26898900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课的评价_第1页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课的评价_第2页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课的评价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课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课的评价♦曹艳珍山丙省吕梁市柳林县职业中学033300摘要:木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职高语文课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职高语文课课堂教学评价“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

2、哀的事。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木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乂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牛.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

3、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木,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牛.发展转变。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所以教学方法乂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1.及时一一“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吋评价,让学生及吋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2.客观一一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

4、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3.丰富一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冋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吋的方式也砬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

5、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4.有情一一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AI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

6、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苏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B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

7、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活动的充分性是指我们开展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表面上的“晔众取宠”,而是让活动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在创设多样性与充分性的活动吋,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多与少的关系。并不是说每堂课上学生活动总是越多越好,活动的数量应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与教学形式协调配套。二是动与静的关系。并不是说每堂课上学生总是“动”着就好,因此,外显的“动”是必要的,但这应是课堂的必需;而有吋候学生深层次的“静”思,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最高境界的表现,也应大力发扬。参考文献1.新

8、课程理念下如何评价语文课.语文教学通讯,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3。2.初中语文教学法.新课程学;>J,山西新闻出版集闭,2011,5。3.初中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