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ID:26885793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_第1页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_第2页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_第3页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_第4页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且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中医学角度来讲,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等病的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近年来,围绕着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实质以及中医证型与引起高血压发生和导致疾病发展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下面就将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病及其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水平1.1二者的病理学基础1.1.1

2、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指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丧失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它是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共同的发病基础,常有发生于同一患者的倾向,故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国内外众多文献报道认为〔1〕:高血压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并认为IR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特征,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能是高血压病的根本病因之一。同时研究发现IR主要使血压负荷增大,尤以夜间血压及舒张压为着〔2〕。1.1.2瘦素是脂肪细胞肥胖基因(obesegene,Ob)表达的分子量为16千道尔顿(KD)的激素,它具有在下丘脑水平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支

3、出、调节体重、调节免疫反应及影响心血管系统等诸多功能。Barba等〔3〕研究表明,血浆高瘦素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4〕,瘦素具有增高血压的效应,而高血压患者瘦素水平也较正常血压者高,对于瘦素与高血压是否相关国内外报道并不一致。章建梁〔5〕等认为这种相关只存在于女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但校正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后,二者不相关。1.2二者的相关性1.2.1IR与瘦素均作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肥胖(ob)基因的产物瘦素不仅参与人类体重和能量代谢的调节,还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关系密切。有些学者〔6〕认为位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与瘦素

4、结合后,使下丘脑弓状核分泌神经肽(NPY)减少,从而降低胰岛素水平,并减少摄食,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也有学者〔7〕发现胰岛素与瘦素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作用:瘦素通过激活胰岛细胞上瘦素受体介导的ATP敏感性钾通道,使细胞超极化,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于胰岛B细胞上的瘦素受体与瘦素结合后,则能抑制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大多数学者公认两者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多重作用,并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下,通过对能量代谢、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影响共同发挥作用。1.2.2在动物模型研究中赵旭燕等〔8〕以高果糖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复制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模型,测

5、定其收缩压(SB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瘦素水平。并用稳态模型(HOMA)评估IR。通过研究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比正常组明显升高;模型鼠组的LP与FINS、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其认为高果糖饲料喂养SD大鼠能形成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并有高瘦素血症。1.2.3在临床上常志文〔9〕等通过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清瘦素和瘦素受体异常,其与血脂异常、体形改变、BMI及IR紧密相关。但王敬民等〔10〕通过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瘦素的相关性时发现:瘦素与胰岛素抵抗仅在男性有相关性,而在女性不相关。章建梁〔11〕及朱旅云〔12〕都通过研究证明血清瘦素

6、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的这种相关性为一种负相关。2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吴启锋〔13〕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各证型除阴阳两虚证外其余三个证型与正常组比较,血清胰岛素(INS)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的INS显著高于阴阳两虚证,ISI则显著低于阴阳两虚证(P001),而后者的INS显著低于阴虚阳亢证(P0.05)。痰湿壅盛证的INS显著高于阴虚阳亢证(P0.05)。痰湿壅盛证与肝火亢盛证比较,INS与ISI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高血压病各证型的INS呈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的趋势,这与黄俊山〔1

7、4〕所观察阴阳两虚证高于阴虚阳亢的结果稍有不一。刘惠文〔15〕发现高血压病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的胰岛素敏感性呈递增的趋势,其中前3型间胰岛素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将前3型合并为非阴阳两虚型或它们分别与阴阳两虚型相比较,则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刘氏认为胰岛素敏感性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实证的胰岛素抵抗高于虚证〔16〕方面,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