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5907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新型城镇化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摘要:新型城镇化改变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城镇发展为产业繁荣提供空间,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安徽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之一,新型城镇化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能动力。中国2/vie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质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与文献综述 城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一方
2、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住房条件也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也伴随着城镇人口猛增、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不断恶化等显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要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产城互动机制,对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顶层设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的基础进一步拓展的。城镇化是农村不断向城镇转化的过程,随着城镇社会形态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逐渐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市民结构的社会演化过
3、程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结构之显著特征的有机统一过程(胡际权,2005)。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显著不同,为顺应新时代下中国经济转型要求,提出的新型发展模式,其重点关注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蓝庆新,2013)。事实上,不同行业领域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新型城镇化到目前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单卓然,黄亚平(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重点在于改善民生、提高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王新越(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城镇化质量的
4、提升拉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升城镇功能,实现经济形态、社会功能、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建设,并不是毫无方向毫无节制地扩大城区,寻求统计数据上的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应重点建设高质高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姚士谋,2014)。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对产业发展及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党的十六大上,“新型城镇化”伴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被提出,其重点是通过产业发展和城镇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业化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的过程,是农业产业向非农业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5、不断转移的过程,也是单个企业向企业群、产业群不断集聚�l展的过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城镇化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那么?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Michael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城市化的进程能够不断推动产业重组与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进一步集聚,从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吴福象、刘志彪(2013)通过研究长三角城市的城镇化发现,各种优质要素在城镇化过程不断集聚,实现了要素空间上的高效流动,释放集聚的外部经济性,也提高了企业科研创新效率,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蓝庆新、陈超凡(2
6、013)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使用空间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发现二者明显相关,且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明显的正面空间冲击效应。综上,认为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产页结构升级。城镇的发展能够带来就业的增加,使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促进了商品消费(工业)及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业等),同时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繁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繁荣与市场扩大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资金有了保障,这也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会吸引更多的产业到此布局,形成良好产城融合。 201
7、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安徽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之一。新型城镇化成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研究新型城镇化在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3实证分析 为更好的衡量新型城镇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开放程度、环境发展、创新发展、生活质量六方面出发,设计出衡量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分别计算六大方面的得分,最终计算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指标体系及所占权重如下: 经济发展(23.22%):GDP(17.51%)、GDP增长率
8、(12.87%)、地方财政收入(17.93%)、地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