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13637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9
《杨澜工作室林毅夫专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澜工作室:林毅夫专访http://finance.sina.com.cn2004年06月11日19:05中评网 林毅夫 嘉宾: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RonaldBudacz(美国DII集团主席) 引入语:一提到知识经济,似乎就意味着我们应该用西方的模式。在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的领域迎头赶上,这样的模式真的可以套用在中国吗?被称为中国政府经济智囊之一的林毅夫教授,有着不同的观点。 杨澜(对观众):我不知道你是否见到过活的章鱼,如果见到过的话你就会知道,一旦你摸到它的一个触须,它的浑身都会收缩起来。有人就曾用章鱼这样的比喻来说明
2、中国经济中存在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现象。 我知道在早先几年的时候,所谓信息产业,知识经济,好像离我们中国人还很远。但是近几年,特别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以后,亚洲许多国家都痛切地发现,自己的经济结构中存在着偏重低产,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缺陷。反观美国,特别是美国的高科技股票蒸蒸日上,于是也就有了发展知识经济的一种迫切感。 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在信息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方面迎头赶上西方,这样的说法有没有它的误区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知识经济当中的有生力量,大量的中小企业,他们在贷款和技术引进方面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苦恼,他们又该怎么办呢?为此我走访了北京大学
3、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林毅夫教授,他也曾经被称为是中国政府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智囊之一。 林毅夫:在很高的物质跟金融资本这方面的开发研究,这方面的产业我们是不是应该赶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实际上这方面不见得是我们的优势,如果我们真要花很大力量去做,可能是吃力不讨好。打个比喻来讲,英特尔在97年的时候,一年在开发研究上面的投资是23亿美元。 杨澜:他们好像平均每年都保持在将近30亿美元这样的一个投资。 林毅夫:但是他只是开发一项产品就用了那么多,我们全国在97年的时候,整个全国开发研究的投资也就不过它的两倍左右。我们不可能全国各种方面的开发研究
4、都不做了,只是跟英特尔去竞争这个产品,或是一、两个产品。即使我们这样做的话,我们成功的概率可能也比它低。我们其他的行业都停止了,来跟它竞争的话,可能成本比它大,成就比它小。 当然我想也有我们有优势的地方,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怎么样它是一个硬件的部分跟一个软件的部分。硬件这部分的开发研究我刚才讲不是我们的优势,也许我们还是必须以"拿来主义"为主,他们有什么能够降低我们的成本的,我们都采用。 林毅夫: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软件这一部分有些地方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因为软件的开发研究事实上不需要那么多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主要是人力。 杨澜:而且它特别需要能够
5、适应一个当地的市场,他对当地市场需要特别了解。 林毅夫:对,尤其是在中文软件市场上面,你说我们北大清华,或者是交通大学这些地方出来的计算机系软件设计的学生,毕业以后我想他们的能力跟美国著名大学训练出来的一点也不差。 杨澜:我还想谈到一个企业的层面,因为这可能会涉及到更多人每天具体的工作。现在中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是以"拿来主义",别人的一点技术,我们进行一点改造加工,或者成批地进人家的生产线来生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不是他们就永远赶不上美国的企业了呢?你能不能用一些,比如说你所研究过的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例子,来跟我们说明这样一个他们的担心是不是有道
6、理呢? 林毅夫:我想这个大家是经常担心的,因为我一直讲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必须是以发展中小企业为主,尤其是这个阶段。那么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力比较密集的。 杨澜:吸收的就业人口比较多,在这个阶段当然特别有意义。 林毅夫:另外它用的技术基本上都是人家用过的,已经淘汰的没有优势的技术,这样中国是不是永远会落后于人家呢?其实这个道理,用一句话"欲速则不达"。 事实上一个国家或是一个企业,它采用什么技术,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样来降低我的生产成本。我们知道在中国这个阶段是人多,资本相当需缺,劳动力相当丰富。这样的话,劳动力的价格是相对便宜的,资金的价格是相对
7、贵的。 对一个企业或是对一个国家来讲,道理是一样的。你要让这个企业有竞争力的话,你就应该用廉价的劳动力来替代昂贵的资本,这样你才能够把整个的生产成本降低下来。那么你多用劳动力,少资本,就是劳动力密集型,通常这种技术,这种产业通常是比较小型的,所以你就发展中小型企业。但是这样做是不是永远落后呢?我想是你关心的问题。 杨澜:对。 林毅夫:这也是观众们关心的问题。道理我觉得不是,重要的就是说,如果说我们用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快地创造利润,积累资金,那我们资金就会由相对需缺变成相对丰富,资金的价格就会从相对昂贵变成相对便宜。 杨澜:您说的这样一个理论走向很
8、容易让人想起台湾的发展。 林毅夫:是,没错。你看尤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里面,我们来比较台湾省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