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82992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导行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导行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摘要:学生是个有个性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的人,不是只靠教育工作者的一席话或者品德课中干巴巴的说教就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上好品德课我认为“导行”与“活动”相结合,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导行;活动 德育工作中长期存在着教师说教多,学生自主感悟少,有的甚至采取粗暴的训斥或变相体罚。小学品德课教学也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致使教学枯燥单一,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觉得厌烦。然而,学生是个有个性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的人,不是只靠教育工作者的一席话或者品德课中干巴巴的说教就可养成良好的
2、道德品质。要上好品德课我认为“导行”与“活动”相结合,是提高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打破“三中心”,灵活运用好教材 品德课教学过去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种教学形成一种定势,使许多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话式的教学,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打破“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常规。原则是以教材为依托,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本校实际,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同时与团队活动相结合,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努力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
3、如:讲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时,可以让学生去做社会小调查,向家中长辈了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掌握第一手材料,交流、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收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二、打破“说教式”,实施导行五步骤 “说教式”品德课让学生反感,效果不佳。那么,教师要用什么方法好呢?我用如下“五步骤”来实施:①激发动机。教师可通过列举事例、树立榜样、创设情境、开展讨论等,让学生明理,并从感性上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向,促使学生萌发正确的行为动机。②提出要求。在进行行为训练时,对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训练中注意些什么,必须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③指导行为。学生明确了行为要求后,并不等于就能照着做
4、,还要解决具体做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行为训练。④延伸教育。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道德观点、行为规范,还应延伸和拓展到课外去,使学生继续受到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的教育。⑤评价行为。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不但要有要求、有指导,而且要有检查与评价,没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都要进行一定的评价。评价应采用自评为主、他评为辅的方式,肯定成绩,正视不足,以促进学生坚持正确的行为,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三、打破“单一法”,采取导行“五方法” 在品德课教学的导行中,可灵活采取如下“五方法”:①榜样示范导行。即以人物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引导小学生的方法。②创设情境导行。即创设特定的情境,比如用多
5、媒体,农村小学条件不允许的可用“两机一幕”出示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道德情感,从而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的方法。③分析比较导行。即主教者根据内容和要求,运用相似、相近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掌握道德行为准则的一种方法。④动手操作导行。即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自我服务的方法。⑤竞赛评比导行。即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弘扬先进,互相促进,激励他们奋发上进的一种方法。 四、打破“封闭式”,结合班、队等开展践行活动 品德课也要打破学科的“封闭式”,与其他相关学科沟通,开放课堂教学模式,与主题班会或少先队主题中队会相结合,相互渗透,提高德育效果。①活动铺垫,充实教学内容。品
6、德课内容常常是一事一议,存在着单一性和局限性。课堂上教者往往就事论事,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若课前组织同课文内容相关的队活动或主题班会铺垫,课堂效果会更具生动性、实效性。②活动穿插,强化道德认识。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课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与队活动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参与中,穿插课堂教学内容,强化道德认识,寓教于乐。③活动延伸,巩固教学效果。品德课之后,教者可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要求去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社会实践等,以增强德育效果。通过与少先队、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觉悟,自我发展。实践证明,品德教学把导行与活动相结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 总而言之,品德教学只有大胆进行改革,打破以往德育课程按学科体系,过分注重知识或概念的获取的传统教学模式,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得到发展,只有灵活运用好教材,实施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才能使品德课教学充满活力,只有做好导行与活动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