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7984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文章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并探讨了顺应国际形势,积极推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发展对策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为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而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计划,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人员安排、业绩评定、员工激励、管理培训及决定报酬和劳资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
2、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和长期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众所周知,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力资源是企业众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因为企业不只是物质资源的集合体,更主要是人的结合体。一个企业拥有的技术设备再先进,没有职工的配合与努力,仍会陷入困境,更谈不上什么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主要的战略目标:降低创造价值所需的成本并通过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来增加价值。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
3、的问题在我国,虽然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能够进行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取得显著绩效的企业还很少。总的来说,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和误区: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许多企业的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也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统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种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使得许多国有企业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人事单位,没有设立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部门,没有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将整个企业员工作统一地规划,也就制定不出
4、有效的绩效评估、任用、激励等措施,未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科学操作,人力资源经济效益难以显现。 (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普遍偏低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的人员所占比重较大。接受高等教育员工的比例相当低,本科学历员工所占比例更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低学历层次,必然造成其知识面狭窄,观察事物的视野局限,立意不够完善;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严重不足;管理手段单一、落后,所有这些致使企业的人事安排难以做到结构合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 (三)企业自身没有建立规范的用人原则对企业初期发展是有些积
5、极意义的,但是这种用人制度并不科学,当其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严重影响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同时,组织也因此缺少活力与适应性。(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不足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能者下,庸者上”的恶劣用人现象严重挫伤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企业忽视员工的教育培训,甚至拒绝职工攻读更高学历的要求,结果是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一方面,经营者倾向于制定短期目标,而人力资源开发的周期相对较长,这些企业往往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生产中,进行粗放型经营,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由于有些企业产权不清,
6、企业运行状况对经营者和员工的影响不大,技术创新和员工素质与企业收益的相关程度不大,这些企业往往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对策(一)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理念与本质思想。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基础即“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人是企业支柱”。要把全体员工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把发挥职工的智慧和才能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员工是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就是激发员工对
7、自身知识资本的运作,促使企业创新是员工知识资本运作的成果。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从工作、学习到生活、福利等都要尊重和关心,企业只有拥有一流人才,才能拥有一流管理和一流效率。(二)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在我国企业实际运营中,首先应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充分重视知识、资本在分配中的作用。其次,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实行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激励方式,在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可采用经营者年薪制和持股制;销售人员可采用和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挂钩的方式;科研开发人员可采
8、用新产品开发的项目承包制,同时和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挂钩的办法;一线生产人员可采用计件工资和质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第三,鼓励员工参股、持股,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各级管理决策。最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精神激励,如对员工赞许、请员工参与决策、组织员工旅游等方式,都可大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归属感。同时,企业应根据绩效评估反馈的信息作出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