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ID:26779514

大小:3.44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_第1页
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_第2页
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_第3页
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分析于志清摘要:纺织业在中国是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同时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增加外汇储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吸纳就业、累积资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纺织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纺织业进行产业组织分析。在这,通过传统的SCP范式对纺织业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关键词:纺织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1对我国纺织业的市场结构分析1.1市场集中度分析中国五大纺织产业小类产业集

2、中度分布抽样调查一览表小类产业号码与名称产业集中度CR82221棉纺业6.42222棉织业9.32223印染业17.42242毛纺业11.82410服装业4.4资料来源: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五个行业的CR8值都低于20%,按贝恩的分类方法,我国纺织业市场属于分散竞争型市场结构。1.1.1市场集中度低的原因分析①纺织工业技术相对成熟,对生产要素也没有特别的要求,进入门槛低,从而导致了纺织业在生产条件落后的乡镇农村发展。②地方保护主义。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

3、革,中央权力的下放和地方自主权提升,地方政府无原则保护本地产业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纺织业也不例外。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对本地产业的保护导致了市场的分割和产业结构趋同[1]。③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需求急剧扩张,使得更多外商和民企进入。这些民营企业的普遍特点是起点低、分散化、规模小,更加大了纺织行业集中的难度。④国家对中小企业一系列的扶持优惠政策,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纺织产业的集中。1.2产品差异化分析中国纺织业生产以大量的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导致产品差

4、异化程度低,虽然占据全球1/3市场,但纺织产品同构率高,且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现象一直存在。我国高中低档纺织品比例约为10:30:60,低档纺织品主要是衣着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市场相继出现饱和,竞争激烈,价格过低,而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高档面料、终端产品等需要进口。“十一五”期间,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比例为51:29:20,这与发达国家三大纺织品种类各占1/3相比,差距还很大[2]。1.3进入退出壁垒分析在对市场结构的分析中,市场集中度与产品差异化分析的是产业内

5、已有厂商之间的市场关系,而对进退壁垒的分析则立足于潜在进入者与在位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进入壁垒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行为性进入壁垒两大类,此外还有政策法律制度壁垒[3]。通过上面对市场集中度分析可知,行为性进入壁垒基本上不存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重点分析结构性进入壁垒与制度性进入壁垒。影响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有:绝对成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必要资本量以及政策法律制度等。首先,纺织业的技术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4],对生产要素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有少量资本即可进入,因而绝对成本与必要资本量壁垒并不明显。

6、其次,即使是我国纺织业巨头,也很少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难以构成规模经济壁垒。最后,各级政府为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更谈不上制度性壁垒。影响我国纺织业退出壁垒的因素主要是沉没成本,纺织业的设备、工人专用性较强,难以移作他用。因而,退出壁垒相对较高,阻止了亏损企业退出市场。2对我国纺织业的市场行为分析2.1价格行为有上面分析可知纺织业是过度竞争行业,面对有限的市场需求,同行之间相互打压,“价格战”层出不穷,以期尽可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掠夺性定价行为十分普遍。2.2非价格行为由于研发投入

7、较少,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纺织业仍停留在OED阶段,产品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不高,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除了像七匹狼、安踏、波斯登、杉杉、红豆等少量知名品牌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广告投入较少。2.3组织调整行为有上面市场集中度分析可知我国纺织业缺少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实力相当,科研水平类似,很难产生兼并行为与协调行为。3对我国纺织业的市场绩效分析3.1市场利润率据发改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纺织业平均市场利润率为3%。由于我国纺织品多为低档品,附加值较低,只能赚取整个产业链利润10%的加工利润,效益较低。3.2技术进

8、步状况由图1可知,虽然我国纺织业专利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从走势看,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在2009年交叉,且后者此后一直超过前者,表明我国纺织业在技术创新的势头和动能不足[5]。由图2可知,相对于其他制造业来说,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企业数所占比重较小[6]。4有针对性的产业组织政策4.1国家层面①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外纺织业高技术人才,培育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位于纺织业价值链高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