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摘要阐述了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菌核病;发病特点;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北安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跨三、四积温带,耕地面积15.47万hm2,其中大豆面积达10.67万hm2。由于连年重迎茬,加上整地质量不好,特别是近几年来6月连年低温多雨
2、,造成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其中2007—2009年北安市发生面积达1.33万~2.67万hm2,发病率达13%~15%,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1]。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
3、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大豆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茎上形成的菌核圆柱形或鼠粪状,不规则形。外部黑色,内部白色,切面呈薄壁组织状。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2]。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来源。菌核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重茬地种和向日葵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重。过度密植地,以及
4、邻近向日葵的豆田发病较重。 2发生原因 2.1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 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383种寄主植物。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理的轮作,使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据调查,前茬为菜豆的大豆田,发病率最高的是前茬豇豆地,发病率为41.7%;前茬为向日葵的大豆田,菌核可达6.18g/m2;前茬为油菜的大豆田,菌核病发病率比正常轮作大豆田高20~50个百分点。 2.2大豆重迎茬对发病的
5、影响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种植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连年种植大豆,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病较重。对重迎茬大豆菌核病发病率调查,迎茬发病率为5.6%,重茬发病率为11.2%,而且随着重茬年数的增加发病率越高,重茬3年发病率为13.7%,重茬4年发病率为28.5%,重茬5年发病率为37.0%。 2.3气候对发病的影响 以2007年为例,北安市大豆菌核病发病率较高,是由于6月降水量大于常年,再加上7月低温、寡照、土壤潮湿引发了菌核病病菌的萌发,造成大豆再次被侵染,致使许多地块大豆大面积死亡[3]。 2
6、.4栽培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土地不平,排水不畅;封垄前未及时中耕培土,使菌核病病菌有了萌发的机会。大豆种植过密或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繁茂,透气性差,湿度增加,促使菌核病病菌萌发。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播前要筛除混在大豆种子中的菌核,选用无菌核的抗病良种播种。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传播蔓延。合理密植、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在大豆封垄前及时铲趟
7、,消灭萌发的菌核和子囊盘。发病严重地块大豆收获后要深翻,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地下,勿施用过多氮肥,以减轻发病[4]。合理密植,采用垄三栽培的方式,保苗25万~31万株/hm2;采用45cm小垄密栽培,保苗33万~35万株/hm2;采用110cm大垄密植栽培,保苗达38万~40万株/hm2为宜。感染菌核病的残枝是大豆菌核病病菌的主要来源,当病田收获后,应将病残体收集烧毁,不能留在田间[5]。生产用种需从无病田留种,确保种子不带病菌。 3.2化学防治 在大豆开花期,大豆菌核刚开始萌发出土至子囊盘形成盛期
8、,即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用量450kg/hm2喷洒防治,每隔7d喷1次,共喷2~3次,防效可达85%以上[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