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主要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包括防治观念和技术的落后等,导致了病虫害的严重危害;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期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水稻生产不仅要依靠科技,还要合理地防治病虫的危害。选用良好的水稻品种,对当地常见的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因此,加强水稻前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使当地水稻的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片面注重虫害的防治,忽视病害的防治 由于农户
2、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对水稻的病虫害理解不到位;加之病害对水稻的危害在前期,防治效果不太明显,但是虫害对水稻的危害显而易见,例如褐飞虱能直接造成“冒穿”、螟虫可导致蔬菜的“枯心”等。因此,农户偏重防治后期的虫害,忽视了前期的病害,造成经济损失。 1.2病虫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南方的气候比较湿润、温暖,很适合一些害虫的生存、繁殖。当害虫发生次数多了以后,不管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害虫,在当地1年中发生的次数会增加至4~6次;同时,由于近几年来水稻面积减少,但是病虫害的迁入量却大大增加,加重了水稻
3、的危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螟虫、稻飞虱、赤斑泡沫叶蝉、稻纵卷叶螟等,生长期长,分布广泛,对水稻的危害性较为严重。 1.3防治技术落后 防治技术的落后会直接导致防治效果差。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大部分是老年人或妇女,由于文化程度低,所使用的农药机械并不先进,多数农户仍然使用粗点喷雾,喷射效果较差,直接影响了防治效果。 2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合理处理水稻种子 处理水稻种子能有效地避免作物土传、种传部分病害以及地下害虫侵袭[1-2]。常见的方法有:使用16%的恶线清可湿性粉剂
4、(主要成分是使百克与杀螟丹)和5%的灭菌成可湿性粉剂加水浸泡水稻种子,浸种3~4d。水稻种子放进药液时要不断上下翻动,在浸泡之后直接催芽播种,不需要淘洗种子。这样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以及水稻的白叶枯病等相关的病害。起到方便、安全、高效、经济的作用,也能真正确保水稻出苗的整齐、齐全、均匀、健壮,是获得丰收的重要保障。2.2加强信息交流和监测 一是在病虫害发生前期就要及时作出反应。对一系列重大的病虫害要加强监测力度,并清楚地掌握其动态,准确发布预测报道。二是加强对外源性病虫害的信息
5、沟通,随时做好当地的预防工作。三是及时精准地将消息发放到每家每户,保持实效性和准确性。争取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种有效药物进行防治。 2.3加大防控技术推广力度 一是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治理,以水稻的基本生态为主,利用水稻品种的抗性、栽培的避虫技术以及利用相关天敌和物理性诱杀技术等综合措施,从而尽量降低农药使用率以及提升防治的质量[3]。二是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情况,对其防治技术和策略进行科学调整。例如,“稻飞虱”的治疗:该虫主要是在每年7月对水稻进行危害,以其刺吸式口器刺入水稻的叶鞘和叶片
6、内汲取其营养,该虫具有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因而在大风雨之后应加强调查和治理,使用25%扑虱灵25~30d,其安全间隔期为14d;或者用25%速灭威1.8kg/hm2,或10%大功臣150~225g/hm2混合750kg水进行喷雾,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绿晶1000~1500倍液喷雾。又如稻纵卷叶螟:该害虫具有远距离迁徙的特点,在1年中发生较为完整的世代应该有5代,发生6代的是少数。通常情况下,每1代都会有3~4个蛾峰,给防治带来了困难,主要是在该虫的卵孵盛期进行施药,也就是在蛾高峰后的7~10d
7、施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药有5%凯强水分散粒剂180g/hm2,或30%大名乳油1200~1500mL/hm2,或5%凯强120g/hm2+20%锐通900mL/hm2,对水450~750kg进行喷雾。三是农药要定时更换使用,这样不仅能延缓害虫的抗药性速度,而且还能延长水稻的使用寿命。 2.4利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一些研究部分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的自然技术和措施、研制一些生物类的农药,从而取代毒性较高的化学药物,可利用昆虫信息素干扰雌雄害虫的交配,从而更好地降低害虫的繁殖能
8、力。物理防治主要包括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对部分害虫进行处理,使其害虫的代谢紊乱甚至死亡;加之灯光、颜色诱杀,以及气体和温度的处理等,都会成为无公害的防治手段。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物理辐射或者是化学不育技术预计会是将来害虫防治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