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提问方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提问方法初探ok3arylon从内容的收集、如何对分组讨论后的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等方面提出如何提高教师的有效提问的技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十分强调教师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探究和学习实践,学会领悟和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指导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和塑造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本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概括出本人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提问概念的理解是“教师以生活化的简明扼要的语言提出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让学生从生活例子
2、中推知政治理论知识的提问”。(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基本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的重要一笔,有效的提问,能促使学生从生活化的例子中自己感悟出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高中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提出的几个问题,更涉及到提问的设计、内容、对象、时间、途径、场合等诸多因素。因此,本人将从课前提问的形式及其效果几个方面谈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标准。1.教师课前的提问设计是否合理课堂提问是否有效,首先要从提问的设计开始着手,问题设计得好,才能从基础上提高要课
3、堂提问的有效性。鉴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逻辑特点,即从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悟政治知识的这一突出特点,本人认为课前提问设计应遵循三性原则:生活性、启发性、递进性。(1)生活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化的例子感受政治知识,从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从学生身边提取资料,以生活化的提问代替枯燥繁难的提问。坚持生活化的问题,是有利于学生从自身实际感悟政治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加深理解;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减少课堂常见问题例如打瞌睡、走神现象的发生几
4、率。本人在高一(4)班上“消费及其类型”一框时,利用“假如你中了500万,你打算怎么花”的情景化设问,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三是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兴趣,减少畏难情绪,为将来的长远学习打下基础。(2)针对性。高中政治课堂时间有限,仅为40-45分钟,且新课改提问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利用这些提问突破教学重难点,一边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过多的无效提问例如“对不对”“是不是”等等。(3)递进性。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除了要遵循从生活化中寻找材料,问题服务于教学重难点外,还要注意一次性提问的几个问题要注意遵
5、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递进性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人人有话说,有机会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化实例进行加工,一步步升华到理性认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2.教师课堂提问的形式是否灵活多样提问设计得再好,在课堂上如果没有有效的提问方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好的设计的提问,还需要多种方式将其呈现,才能事半功倍。从导入,教学重难点突破,到本课小结和课堂练习,下节预习,就是可运用情境导入时、启发式、探究式、比较式、引导式、归类式或铺垫式等常见的提问方式,对已经设计好的提问进行组合,以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3.老师课堂提
6、问是否能够达成三维目标高中政治课堂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通过其能否实现知识能力目标、方法运用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1)能否在学生的回答中进行中知识迁移,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要求。(2)能否使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以提升,特别是引导学生广泛灵活地使用政治学科专业用语,达到方法与运用目标的要求。(3)能否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二、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重要性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
7、相比,内容更多,难度更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高。学生从初中政治的感性思维过渡到高中政治所要求的理性思维,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时间。而课堂的有效提问,是帮助学生更好进行此过程转化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因此,本文下面将从学生及教师方面浅谈高中政治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重要性。(一)对学生来说,课堂有效提问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1.课堂有效提问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高中政治知识更为抽象,对于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新生可能有所不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从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生
8、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得出政治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处处皆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高中政治学科兴趣的提升,为其今后学好政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课堂有效提问能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杜威提出一个着名的教育理论:从做中学,即从实践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