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ID:26763104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_第1页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_第2页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_第3页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_第4页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靠初次分配难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调节分配差距的作用是有限的,依靠公有制企业的初次分配也难以调节分配差距,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是我国现阶段调节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举措。国家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制度,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以解决因初次分配制度不完善、分配秩序不规范造成的企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企业则依据国家完善后的初次分配制度,规范初次分配行为,使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关键词:初次分配;公有制企业;市场经济;收入差距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与实践》2007年第4期转载了齐勇博士在《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发表的《依靠初次分配和公有经济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一文,该文认为“解决中国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只能依靠初次分配和公有经济”[1]。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调节分配差距的作用是有限的,依靠公有制企业的初次分配也难以调节分配差距,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是我国现阶段调节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举措。    一、初次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分配差距的作用是有限的    齐勇博士认为,“外国的经验证明二次分配难以缩小贫富差距”,“二次分配难以缩小中国的贫

3、富差距”,“造成当前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情况主要是初次分配造成的”。因此,主张依靠初次分配解决中国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这是值得商榷的。  1.初次分配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  初次分配是指在微观经济实体中企业财务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收入进行的分配。企业财务通过经济核算,将本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分解为三部分:补偿基金(C)、工资基金(V)、企业盈利(M)。补偿基金用于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以保证企业原有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工资基金用于支付劳动者的报酬;企业盈利留归企业。工资基金(V)和企业盈利(M)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其总和构成一国的国民

4、收入。在初次分配形成国民收入的基础上,国家通过预算(税收、规费)、价格、信贷(利息)等手段对其中的一部分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2.初次分配不是造成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反映强烈,从具体收入差距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表现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上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78年为2.57倍,1994年为2.86倍,2001年为2.90倍,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倍,2003年扩大到3.27倍。200

5、4年降至3.21倍,2005年上升为3.22倍。(2)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一是从人均收入看,2005年职工人均工资全国平均为18405元,最高的是北京(34191元),其次是上海(31940元),分别是江西13688元的2.5和2.3倍,是湖南15659元的2.18和2.04倍。二是从城镇居民收入看,1978—1999年,东部地区增长18.2倍,中部地区增长13.4倍,西部地区增长9.5倍,以中部为1,东、中、西部居民收入之比由1.1∶1∶1.01扩大为1.48∶1∶0.74;中、西部与东部居民收入绝对差额由35元、31元扩大到2

6、309元和3570元,分别扩大了65倍和57倍。三是从农村居民收入看,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7元,最高的上海290元与最低的河北91.5元之比为1∶0.32;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最高的上海8248元与最低的贵州1877元之比为1∶0.23。(3)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开始显现,一些垄断性行业、新兴行业与夕阳产业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0年,行业最高与最低人均收入比为1.29∶1;1995年达到2.23∶1;1999年达到2.49∶1;2

7、000年为2.63∶1,2002年为2.99∶1,2003年为3.98∶1。(4)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拉大。国有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平均工资差距为1.25∶1,2001年扩大到1.63∶1,2002年又扩大到1.68∶1。其他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差距为1.49∶1,2001年发展到1.77∶1,2002年为1.72∶1,2005年1.63∶1,数据略有缩小,但是差距还是很大。2005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18405元,国有经济单位193

8、13元,集体经济单位11283元,外商投资单位22244元。集体经济单位的工资收入分别是国有经济单位的58.4%和外商投资单位50.7%,只占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61.3%[2]。  3.初次分配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仅限于单个企业范围之内  既然初次分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