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

ID:26760514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9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_第1页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_第2页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_第3页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_第4页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  诗人译诗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独特现象,充分显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很多译者在翻译外国诗歌的过程中习得了艺术经验而开始用诗去表达情思,从而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也有部分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诗歌文体主张,从而把外国诗歌翻译成符合自己审美观念的形式,致使大量的现代译诗成了践行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生力军。具体而言,现代译诗主要在语言、音律、形式以及风格等方面实践或试验了中国新诗的形式观念。  一  诗歌的文体要素主要包括语言、音律

2、和形式等内容。在中国新诗提倡白话但很难创作出符合理论要求的文本时,现代译诗则最早成功实践了新诗的语言主张,成为中国新诗创作的语言范本。同时,中国新诗根据外国诗歌的音律特征创立的音步理论也逐渐在翻译外国诗歌的过程中得以应用成熟。  现代译诗最早实践并成功运用了中国新诗的语言观念。  20世纪初的新诗运动实质上是白话文运动的构成部分,其时的胡适和陈独秀等人主张新诗语言的白话化点明了中国新诗文体的核心特征。胡适的《白话诗八首》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这批最早的新诗产品还没有完全脱离古诗文体的窠臼,倒是在此之前或稍后的译诗更充分地实践了白话新诗的主张。清

3、末《圣经》诗篇的译本已经具有很强的新诗意味,例如收集在《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中的《弓歌》和《雅歌》则和现代白话新诗的语言如出一辙:无花果树结果芬芳,/葡萄树开花发香,/我的佳偶,我的美人,/求你兴起随来。  这几行节选自1908年出版的《旧约全书》官话本中的诗歌,基本符合胡适等人提倡的新诗语言主张。胡适1918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老洛伯》采用的完全是口语白话,而到了1919年3月翻译的《关不住了》则充分实践了中国新诗的语言主张,难怪胡适称该译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现代译诗不仅在整体上实践了中国新诗的语言观念,而且具体的译诗过程也是对

4、译者语言风格的实践。徐志摩1924年从英国人菲茨杰拉德(Edetricfoot译来的,别人较多译为音步),即后来常说的音组或沿用我国旧说的顿。  在闻先生以外,举例说孙大雨先生写诗和译诗体作品,是有意识以音组作为诗行内的基本单位;(最近接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周策纵教授1962年发表在纽约《海外论坛》月刊3卷9期上的《定形新诗体的提议》这篇渊博的长文,知道他也肯定音组是新诗律方面的最主要因素。)故陆志韦先生,借鉴西方大多数语种的诗律,主要用重音为单位来建行,试验写出了《杂样的五拍诗》似也和闻先生的主张和实践有相辅相成的地方。梁宗岱先生译莎士比亚十四行体诗,则试

5、按法国格律诗建行算音缀即我国语言学改称的音节(syllabe),也就是汉语的单音字,探求诗行的整齐,这又合闻先生主张的整齐、匀称的一个方面。而比我还年轻一代的屠岸同志译莎士比亚十四行体诗则在顿或音组以外还讲求轻重音配置,这又是进一步的试验。  这段话表明我国现代译者常常采用与音步相同或相近的中国现代新诗音律去翻译外国诗歌,这主要是由于译者为了充分再现原作的形式而不得不尽可能地使用音律形式。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闻一多、孙大雨、陆志韦、梁宗岱、卞之琳乃至屠岸等人的译诗因为应用并实践了中国新诗的音律而获得了文体形式的成功,不仅使现代译诗有效地实践了中国新诗的音

6、律主张,而且证明了中国新诗格律理论的合理性和生命力。  正是有了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语言和格律理论的践行,新诗才逐渐赢得了文坛地位。而事实上,现代译诗之于中国新诗的这一功效很多时候并非译者有意为之,现代译诗能率先打破中国诗歌的文言禁锢并走上白话的道路,主要与翻译活动的特征及文言译诗的弊端有关;对中国现代格律诗音律的试验虽然具有更多的自觉意识,但与音步概念来自外国诗歌有关,故能更好地在翻译中传递出外国诗歌的音律特征。  二  在诗歌形式方面,现代译诗不仅是中国新诗运动中最早践行诗体解放的理想文本,促进了中国新诗形式的发展成熟,而且在不同时期试验了中国现代格律诗

7、的形式主张。  现代译诗最早践行了中国新诗的诗体大解放。倘若译诗还是采用古体形式,没有胡适迥然有别于传统诗歌形式的译体,即便是新诗形式有了理论上的倡导,依然很难打开新的诗歌创作局面。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清末有识之士如马君武、苏曼殊等人就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诗歌,但是译的都是用文言旧诗体,影响有限,对于中国诗体的变革更无直接关系。在古诗体步入僵化的发展境地时,新诗革命倡导白话自由诗,力图达到作诗如作文的自由境地,抛却严谨的古体诗律。最初的新诗作品保留着浓厚的古体诗味,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都还脱不了词曲的气味与声调。新诗包括整个新文学都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

8、面,怎样创造新诗的新体成了新诗人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个关系到新诗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