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兴趣是创新意识的源泉。培养学习创新意识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四个方面就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阐述:一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三是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四是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学生创新意识兴趣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导课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
2、步认识时,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乐意地去认识、学习分数呢?于时就给同学们讲“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说到猪八戒、孙悟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立刻提高了,很愿意、自觉地去学习分数。 2.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一次在教学速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景:有一天,猪八戒和孙悟空在花果山吃饱了桃子,八戒说:“猴哥,咱俩进行比赛计算311-89、4813-8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孙悟空说:“八戒,你连这道题都不会算,亏你吃了那么多桃子。
3、”孙悟空迅速说出得数是222和4726。八戒说:“猴哥,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孙悟空向八戒解释说:“看这两道题都是多位数减两位数,而且被减数和减数互为补数,可用速算法:用十位前的数减1,百位后的数乘以2,然后将得数连起来便是原式的结果。即:3-1=2,11x2=22,311-89=222,48-1=47,13x2=26,4813-87=4726。”通过创设这一情景,同学们兴趣特浓,很快掌握了这种算法。 3.为学生营造成功的情境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
4、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 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
5、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的设计。 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6、,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 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 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
7、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 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
8、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