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

ID:26745001

大小:5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9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_第1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_第2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_第3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_第4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完美WORD格式.整理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中药透皮技术即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贴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从而缓解人体病痛,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稳定的治疗方法。药物剂量:1、中药:总量为3-5g.2、西药:小儿为日剂量的1·5-2倍成人为日剂量的3-5倍v发热:辩证一: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

2、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辩证二:中药处方:焦栀子、桃仁使用方法:栀子桃仁研为泥,用鸡蛋清调成稠糊状,分别敷于两足涌泉穴,固定。每天敷贴10小时后取下,5天为1个疗程。西药处方: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B1+尼美舒利颗粒.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

3、格式.整理麻疹和病毒性传染病患儿慎用五岁以上小儿发热伴头痛可用:安乃近+黄连+维生素B1穴位选择:大椎或肚脐。辩证三:1、紫花地丁9,吴茱臾9,虎杖5,胆南星3取2-3,20个小时,贴涌泉,2、人工牛黄30,柴胡20,黄芩10,薄荷10,葛根10,生石膏10,取2-3,75%酒精调和,;贴于神阙穴,20个小时。辩证四:临证取3克,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适量,地塞米松针适量调糊,敷于脐部。六小时换一次,热退第二贴12小时换一次;如不退加敷两侧脚心各一贴;如头热甚于身,加大椎一贴。辩证四:女孩,十四个月,发烧呕吐腹胀三天,T38

4、.2度,大便干燥。用药:苍术生姜肉桂白芷用藿香正气水调和,一贴见效退烧,腹不涨了。v咳喘:1)咳嗽:辩证一:干咳无痰,烟干,舌红者:沙丁胺醇片+扑尔敏片+咳必清片+咳特灵.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格式.整理咳嗽浓痰:氯化铵片+沙丁胺醇片+异丙嗪片+654-2片+止咳桃花散穴位选择:檀中穴,肺腧穴,天突穴,大椎小儿咳嗽中药处方:桔梗、吴茱萸、白芥子。制法:将上述药物各取等份研成细末,装入干燥瓶中备用。使用方法:每穴取药粉3g,用米醋调成稠糊状,分别敷于膻中穴、两肺俞穴。每天敷贴10小时后取下,5天为1个疗程。风寒咳嗽:加麻黄

5、,细辛研末,生姜汁调敷涌泉穴;痰热咳嗽加用麻黄、胆南星,研末调敷涌泉穴;哮喘发作用莱菔子,细辛研末,生姜汁调敷定喘穴、肺俞穴。方中吴茱萸主“痞满塞胸,咳逆寒热”,桔梗可开宣肺气,白芥子豁痰利气,二药一升一降,肺脏气机调达,则咳止痰消;风寒用细辛温肺化痰,麻黄宣肺平喘,加强其温化寒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风热则有胆南星清热化痰,少量麻黄宣肺平喘,使痰化咳止。痰多咳嗽者:贝母、桔梗、冬花西药处方:沙丁胺醇片+扑尔敏片+异丙嗪片伴痰多者+654-2片或氯化铵片支原体感染者+红霉素片或严迪片久咳不止伴咽喉干痒者+止咳桃花散穴位选择:大椎

6、,天突,檀中,肺腧,定喘辩证二:.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格式.整理A:热咳: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B、寒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辩证三:热咳:生麻黄炒杏仁生石膏生甘草各等份,蜂蜜调和,膻中穴,重则加大椎穴。寒咳:麻黄汤炙麻黄桂枝炒杏仁甘草各等分,取3-5克膻中穴,加膏盲穴。寒痰:小青龙汤干姜桂枝炙麻黄生白芍炙甘草细辛

7、姜半夏辽五味子各等分,取3-5克膻中穴,加膏盲穴,热痰:麻杏石甘汤加麦冬,天冬,天花粉青黛冰片酮替芬贴天突穴。辩证四:肺系痰浊阻肺证穴位选择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定喘穴-------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贴敷方法.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格式.整理每穴取药粉5-6g,用活络油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糊均匀摊在贴敷中央,选好穴位后,局部用碘伏棉签消毒,接着用消毒棉签擦干穴位,然后依次贴上带药糊的敷贴。贴敷时间:一般4-6h/次,每天一次。疗程:4天为一疗程。辩证四:寒咳散:麻黄6,桂枝6,干姜6,白芍

8、6,姜半夏6,细辛6,五味子6,杏仁6,瓜蒌6,贝母4,制甘草6热咳散: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2g,生甘草3g,黄芩6g,地龙9g青黛6g疾病使用:1,寒咳:止咳散1g-+寒咳散2g,溶媒调,湿贴神阙或膻中穴。2,热咳:清热止咳散1号1g+止咳散1g+热咳散1g溶媒调,湿贴神阙或膻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