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3674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仅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当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极大的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本文针对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提出了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我国参与到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去,这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促进的同时,也使社会上各种西方政治文化思潮日益盛行
2、,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影响着当代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西方的“黄色文化”则容易使青年学生丧失斗志和理想,影响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强有力的德育工作,帮助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思想政治课则应首先承担起这个重任。然而目前由于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抽象乏味、与时代脱节严重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差,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更难以承担起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重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当前思想政治课的首要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
3、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究竟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搞好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
4、,给学生一个粗线条,一条明确思路,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兴趣也随之产生。 二、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新课导入,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课堂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新课导入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用歌曲、故事、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三、巧设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
5、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 四、联系生活事例,激发兴趣 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
6、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六、以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采
7、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形象的漫画等方式教学。如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画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许多笑话、漫画、格言警句、歇后语,教师可信手拈来,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在过去,教师一言堂,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漏答要点。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作辅助,学生也就更加厌学了,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是抽象模糊的。随着办学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