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ID:2673510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_第1页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_第2页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_第3页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_第4页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李铜韩向宁吕飞林阳董燕  摘要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中猪苓3号和猪苓8号综合表现较好,值得试验推广;栽培技术上,应选择阴坡密林腐殖土种植,种植时间适当提前;管理上,前期保湿防大雨冲淋,夏季防干旱和高温,冬季保温防冻。  关键词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猪苓是一种珍稀名贵药用菌,价值极高,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日益上涨。目前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人工栽培受种源限制,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1-3]。鉴于此,目前国内各地开始研究发展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如技术攻关成功,推广应用前景可观,经

2、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4-6]。笔者通过3年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外地猪苓纯菌种,再转管扩大培养成纯菌种栽培种,然后在山区密林坡地、山外塑料大棚、地下室或窑洞环境下进行纯菌种掰块木段伴栽、纯菌种木段打眼点种、纯菌种代用料木段伴栽、塑料袋熟料接种栽培、枝条作菌材繁殖种苓等试验,观察纯菌种猪苓生长情况,以筛选出适宜蓝田县栽培的猪苓纯菌种并提出其栽培技术规范,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猪苓纯菌种品种比较试验  引进光大1号、03-1号、03-2号、猪苓8号、猪苓3号等

3、5个品种,实际参试品种为03-1号、03-2号、猪苓8号、猪苓3号。共设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试验地点在葛牌镇化坪村和雷家村,田间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播种时先挖约20cm深的坑,在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然后将直径6~10cm的段木均匀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土。各生育期严格管理,认真及时观察记载。  1.2枝条作菌材繁殖种苓试验  参试品种为03-2号和猪苓8号,试验地点在泄湖镇兀岩村、葛牌镇化坪村和雷家村,田间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播种方法为:先挖20cm左右深的坑,在

4、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然后将直径2~3cm的硬杂木枝条均匀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各生育期认真及时观察记载,严格操作管理。  1.3纯菌种栽培猪苓试验  设置木段打眼点种栽培模式、纯菌种掰块木段伴栽模式、纯菌种代用料木段伴栽模式和塑料袋熟料接种栽培模式,在蓝田县东部山区九间房乡韩坪村和南部山区葛牌镇雷家村和化坪村共设立3个试验点,选择阴坡和半阴半阳坡2类栽培场地、密林砂质土和密林腐殖质土2类土壤,设置每窝2层和单层种植方法。参试品种为03-2号和猪苓8号,田间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播

5、种方法为:先挖20cm左右深的坑,在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然后将直径2~3cm的硬杂木枝条均匀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认真及时观察,严格管理记载。  1.4山外特殊环境条件下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试验  参试品种为03-1号、猪苓8号,试验地点在史家寨乡侯家村窑洞内和泄湖镇兀岩村大棚内及地下室各1个,在山外设置大棚遮荫条件下栽培、窖洞栽培和地下室栽培3种环境,生料接种和熟料接种2种模式。试验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大棚内播种方法为:先挖20cm左右深的坑,再在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

6、然后将直径2~3cm的硬杂木枝条均匀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认真及时观察,严格管理记载。2结果与分析  猪苓8号和猪苓3号发菌快,菌丝满袋快,田间成苓早,数量较多,田间抗湿、抗旱、抗逆性都较好。03-1号和03-2号发菌速度慢,菌丝满袋时间长,田间成苓晚,成苓数量比猪苓8号和猪苓3号少,田间抗旱性好,抗湿性不好。光大1号在实验室转管培养过程中不能形成猪苓菌丝,试验中去掉。引进4个品种中,猪苓3号和猪苓8号近两年来表现较好,值得试验推广,03-1号和03-2号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据2009年

7、9月观察,2008年4月16日在九间房乡韩坪村种植的纯菌种栽培猪苓技术模式研究试验当年6月成白苓,11月转灰苓,2009年4月侵染蜜环菌,9月生长出许多子实体,目前长势良好,每棒生长5~7个,大小均匀,板栗状,直径3~5cm,已长出许多子实体。该试验在分析总结先前试验得失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是选择了阴坡密林腐殖土种植,种植时间适当提前,种植时菌袋质量较好,管理上前期保湿防大雨冲淋,夏季防干旱和高温,冬季保温防冻等措施及时到位。  结合其他试验得出,田间种植的猪苓菌种袋,菌种质量要好,播种时菌丝要发满袋,播种时间山区4月20日以前

8、,山外4月10日以前,越早越好。播种地山区林地海拔1200~1600m,阴坡或半阴半阳坡,密林中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轻砂土壤,以颗粒状团粒结构疏松腐殖土最适合猪苓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