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

ID:26733135

大小:6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8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_第1页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_第2页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_第3页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_第4页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一、从意义到心灵关于语词意义与心灵状态关系的思考  正如普特南所指出的,20世纪语言学的一个重大缺憾就在于她没有去关注语词(这里主要指名词,下同)的意义(meaning),换句话说,语意学(semantic)的一些基本概念没有像语法学(syntax)的概念那样得到深入地分析与澄清。而普特南本人正是从语词的意义入手将哲学从语言引入了心灵领域。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古典逻辑学一直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定义语词的意义,即从一方面意义是指语词的内涵,另一方面意义是

2、指语词的外延。并且对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有着明确的规定内涵决定外延,这里的决定是指名词的内涵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能被看作是该名词外延的存在,都符合该内涵,而符合该内涵的存在都属于该名词的外延。[1](pp.144-162)那么内涵和外延又分别是什么呢?普特南总结,一个名词的外延就相当于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由所有该词所指向的对象组成,例如,大象这个词的外延就是所有大象个体的集合。而内涵的界定则要复杂得多,传统哲学家认为,语词的内涵是内在于人类心灵的一种精神实体,而以弗雷格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家则认为语词的意义(此处指内涵)应该是一种公共属

3、性,即这种属性应该能为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所认识,所以它不应是一种精神实体(不仅仅在某个人内心)而更应是一种抽象实体。但无论传统哲学家还是弗雷格和卡尔纳普,他们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认为知道一个语词的内涵就意味着处在某种特定的精神状态。严格来说,1.知道某个语词的内涵I就一定是处在一种特定的精神状态P;2.只要P存在就一定知道I,也就是说,知道I与P之间是一种重言蕴含关系,由此可以得出推论:P决定了I。而由内涵决定外延又可以进一步推出,精神状态P决定了语词的外延,而这一结论又必将导致两个结果:  首先是推论1:如果A和B是两个不同的语词,那么即便它们有

4、相同的意义(这里指内涵),知道A的意义和知道B的意义也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这是因为,知道A的意义并不仅仅意味着理解了A的内涵,还必须知道这内涵是属于A的,例如,我们知道了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并利用工具的动物,并且也知道它是属于人这一语词的内涵,这样我们才算是知道了人的意义,而英文中的human也具有和人同样的内涵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并利用工具的动物,因此,我们也知道human的内涵,但如果我们没有学过英文并且不认识human这单词,此时显然不能说我们也知道了human的意义。同样地,知道B的意义并不仅仅意味着理解了B的内涵,还必须知道这内涵是属于B的本

5、文由.L.收集整理。这样一来,知道A的意义对应的精神状态就是理解了A的内涵并且知道这内涵是属于A的,而知道B的意义对应的精神状态则是理解了B的内涵并且知道这内涵是属于B的,无论A和B的内涵是否相同,显然这都不是同样的心理状态。其次是推论2:假如同一个语词A在不同的可能世界L1和L2中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I1和I2。此时,在L1中知道A的意义是I1和在L2中知道A的意义是I2显然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2]。一些语词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燃素这个词,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它的意义是唯一能导致物体燃烧的某种物质,而在今天现代化学已经证明了不存在燃素

6、这种物质,那么燃素这个词事实上就失去了原来的指称,它不再指向现实中任何客观存在在物质,但我们仍然在某种意义上使用它,也就是说,它仍然具有特定的内涵。而它的意义大致可以这样来表达:这是化学史上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术语,它原本的意义是指某种作为物体燃烧唯一原因的物质,现代化学已经证明不存在这种物质。后一种表达也许显得冗长啰唆,但真正重要的是,当一个生活燃素说盛行年代的人谈论到燃素这个语词的时候,他显然和一个已经知道燃素说是错误学说的现代人谈论燃素这个语词时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  然而,事情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推论2其实还包含另外一种更加棘手的情况,这点

7、将在下节中通过普特南的双生星实验得到详细阐释。在这里需要首先说明的是,正是这后一种情况将传统语意学引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而这种困难之所以产生的前提性原因是,古典逻辑学赖以建基的传统语意学其实暗含着某种唯我论(solipsism)的预设,决定语词内涵的柏拉图式的精神实体很难摆脱个体内心的局限性,从而成为一种神秘主义的存在物。而以弗雷格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家则坚持语词意义的公共可知性,由于他们同时也支持精神状态决定语词意义的立场,这样一来,知道语词的不同意义就一定代表了不同的精神状态[2](p.121)。而普特南正是针对这种立场中存在的问题,提

8、出了他的外在主义主张。  二、外在主义的提出与现代语言哲学的转向  (一)外在主义  普特南外在主义的基本立场可以表述为语词的意义不在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