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ID:26682884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_第1页
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_第2页
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_第3页
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_第4页
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芍甘汤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关键词】芍甘汤;,,物质基础;,,镇痛;,,有效部位  摘要:从物质基础出发,对其组合效应、量比关系、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与应用、含药血清及镇痛有效部位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该方物质基础的研究为研制目标更加特异、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的新型药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芍甘汤;物质基础;镇痛;有效部位  芍药甘草汤最早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误汗亡阳,阳复后的脚挛急证而设。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发挥,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可用于治疗胃脘痛、腓肠肌痉挛、腰腿痛、足跟痛、急性乳腺炎、小儿腹痛、痛经、妊娠腹痛、不孕症、呃逆、咳喘、痤疮、面肌痉挛、帕金森氏病等

2、〔1〕,特别在治疗痛证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本方具有缓急止痛作用,是治虚证疼痛的主方,广泛用于消化、运动、神经系统及骨伤科、肿瘤科以疼痛或抽搐挛急为特征的病症〔2〕。随着现代研究手段和方法的改进,该方的物质基础特别是镇痛有效部位逐渐明了。现将该药对的物质基础及镇痛有效部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芍甘汤的化学成分  芍甘汤的主要化学成分有:①黄酮类:新西兰牡荆苷,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醇,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乙,甘草利酮,芒柄花苷,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格里西轮,甘草黄酮A,芒柄花素等;②苷类:甘草皂苷A3,B2,C2,D3,F3,G2,H2,J2和K2;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

3、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③生物碱类:5,6,7,8四氢2,4二甲基喹啉,5,6,7,8四氢4二甲基喹啉等;④多糖类:甘草多糖等;⑤其他:甘草次酸,苯甲酸,牡丹酚,芍药吉酮,β谷甾醇,没食子鞣质,苯甲酸鞣质,丁子香宁,没食子酰苯甲酸鞣质等〔3〕。  2芍甘汤的组合效应与量比关系  临床应用中,芍药与甘草的剂量及比例很多,《伤寒论》中芍药、甘草(炙)各四两,比例1∶1,换算为现在的计量为55.1g〔4〕。《医门八法》中治疗胃气痛的“白芍甘草汤”,其中白芍一两醋炒,甘草三钱,换算为现在的剂量白芍为37g,甘草为11g〔5〕。而后世医家在临床应用中,特别在加味药中,出现了多种比例和剂量。

4、以白芍60g,炙甘草15g加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以芍药15~30g,甘草6~9g加味治疗胃痛、腹痛、胁痛、胸痛〔7〕;以酒白芍50~100g,甘草10~15g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8〕;芍药甘草汤加味,芍药、甘草等量,按1g/kg体重用药治疗婴儿肠绞痛〔9〕。药理研究中,徐晓娟等〔10,11〕研究用不同配伍比例的芍甘汤对痛经大鼠β-内啡呔及子宫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发现芍甘汤三种配伍比例(1∶1;2∶1;3∶1)均能明显抑制催产素诱发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升高大鼠血浆β-内啡呔的含量;子宫组织内皮素含量降低而一氧化氮含量有所升高,且以3∶1比例组镇痛更明显,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

5、。覃俊佳等〔12〕在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中表明芍药与甘草剂量之配比以2∶1为最佳,1∶1和3∶1都没有明显镇痛作用;芍甘汤镇痛剂量为30~60g/(kg・d),小于20g/kg・d时,基本无效。芍甘汤中芍药是君药,甘草是臣药,生甘草则是佐制药;单味生甘草与炙甘草都无明显镇痛作用,生甘草与芍药配伍会使白芍的镇痛作用消失。王静蓉等〔13〕在研究体外芍药甘草配伍化学变化的时候发现,芍药甘草为1∶1时芍药苷含量下降,为2∶1与3∶1时芍药苷含量基本无变化,暗示了芍药与甘草为2∶1以上时从量上已不影响该药对的作用。  3芍甘汤体外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与应用  芍甘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刘陶世等〔14

6、〕研究甘芍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甘草、白芍组分进行色谱鉴别,采用HPLC测定甘草酸铵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甘草酸铵和芍药甙分别在0.808~4.040μg和0.428~1.71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8%和99.08%。RSD分别为1.30%和1.47%。用于控制甘芍注射液的质量。杨秋虹等〔15〕用RPHPLC法对经D101前处理的芍甘颗粒中的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0%,该法干扰小,重现性好。郑春英等〔16〕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芍甘颗粒剂中甘草次酸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14%,RSD为0.144%。用RPHP

7、LC法测定芍甘颗粒中的芍药苷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6.47%,RSD为0.64%〔17〕。王静蓉〔13〕对白芍药与甘草配伍水煎液进行了TLC分析,检查了芍药苷、甘草酸、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进一步用HPLC方法测定了不同比例白芍与生甘草、炙甘草配伍后水煎液中芍药苷、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发现:与单味白芍水煎液相比,白芍与甘草以3∶1,2∶l比例配伍,芍药苷含量基本未变化,比例为l∶l时,芍药苷含量略有下降。甘草与芍药配伍后,甘草酸含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