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

ID:2667673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_第1页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_第2页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_第3页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_第4页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摘要】:分析了太原市的主要灾害,确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结合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控制标准,剖析了太原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并针对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中国4/vie  【关键词】:避难场所;配套设施;避难面积  1、概述  近几年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接二连三的大地震,使得各个城市对城市防灾减灾的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视。  太原市处于山西地震带中段,历史上是中强及破坏性地震多发地区。有史料记载,太原市共记录M≥5级地震11次,最大是1102年太原的6.

2、5级地震,太原基本烈度达到8度。最近的几十年中,最大地震是1957年和2002年的3次ML=5.0级的地震。四川大地震后,至今,太原发生了6次有感地震。多年资料表明,太原一带是中强地震的多发区。  1.1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  太原市常见自然灾害有暴雨、地质、地震等;常见事故灾难有火灾、化学事故、生命线工程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几种。从灾害发生的影响范围、应对方式、灾损、灾后恢复难度等多方面,对太原可能遇到的灾害进行评价。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是影响太原的最主要的一类灾害。针对此类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是地震及自然灾害发生后,将受灾人员疏散、安置到开敞室外空间。因此

3、,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为场地型避难场所。场地型避难场所通常是绿地、公园、广场、学校中的操场、体育场地等开敞空间,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1.2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控制标准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推荐规划建设控制标准。结合山西标准和国家标准,且根据太原市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建设用地性质等实际情况,太原市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控制标准分为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三类。  2、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资源供给能力与需求分析  2.1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分析  利用现状的公园、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开阔地作为避震疏散场所。太原市现

4、状共有避难场所440个,紧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88.13hm2,中长期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为488.31hm2。  2020年太原市共有避震疏散场所1139个,紧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246.72hm?,中长期避�y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为1454.89hm?。  2.2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分析  借鉴国家标准及国内外城市的经验,建议避难人口的计算方法为:紧急避难场所按全部常住人口计算,中短期避难人口按常住人口的2/3计算,长期避难人口按常住人口的1/3计算。  2.2.1现状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面积分析。2010年太原市常住人口为285万人,若发生地震,紧急避

5、难人口共计285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427.5万�O;中短期避难人口则为190万人,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面积最少需380万�O;长期避难人口为94万人,长期避难场所有效面积最少需188万�O。  2.2.22020年全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分析。根据《太原市总体规划》预测,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360万人,若发生地震、紧急避难人口为360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540万�O;中短期避难人口为240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480万�O;长期避难人口为119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238万�O。  2.3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

6、与总需求量的关系  从2010年太原市可用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看,全市现有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能够满足现状(2010年)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总需求量。规划期末,2020年太原市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总供给能力亦能满足规划期末总需求量。  2.4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问题  虽然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能满足规划期末的需求,但是,在避难场所疏散距离、疏散通道、空间分布、不同级别的配置及避难场所的设施配置等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2.3.1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匀,各区域资源短缺和过剩问题显著。全市六大分区内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有些分区的避难场所资

7、源供给量少于需求量,有些分区的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例如迎泽区现有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口为该分区现状(2010年)常住人口的67%,杏花岭区现有避难场所可容纳中长期避难人口为该区域现状(2010年)常住人口的48%,万柏林区为72.3%,小店区为81%,晋源区为103.5%,尖草坪区则高达194%。  2.3.2应急避难场所单位面积差异大,避难服务水平差距大。  位于城市中心的杏花岭区、迎泽区的开敞空间偏小,且周边高楼林立,导致每个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较小,紧急避难场所偏多,固定避难场所偏少。而离城市中心区远的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的平均每个避难场所有效使用面积

8、较大,可用于中长期避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