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

ID:26650613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8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_第1页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_第2页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_第3页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_第4页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  在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寻求进步的青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将民主、平等、自由的解放看做自己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现代女作家丁玲1904年生于湖南临澄,卒于1986年。原名蒋伟,后改名丁玲,字冰之。1918年进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9年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因抗议校方解雇陈启明先生,在1921年丁玲转入长沙岳云中学(男女同校新式学校),期间还曾以一篇短文深刻揭批了其舅舅的土豪劣绅行为。192

2、2年丁玲转入上海平民女子学校,次年在瞿秋白的引荐下进入上海大学文学系深造。  在此期间,丁玲受到新文化思潮的攻击,在思想与理念方面都进行了熏陶,由此丁玲的政治思想意识也开始逐渐形成。在此之后,丁玲又北上北京进行着信念的探求,开始了自己的另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丁玲1927年12月在《小说月报》发表处女作《梦珂》,第二年又发表了在文坛上引起了强烈回响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一、女性思想启蒙  从丁玲1928年面世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我们能够看出,丁玲早期作品中梦珂的少女伤春式感伤,在莎菲的身上早已经看不见了

3、,更多是则是强化后的坚韧以及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过程中的苦闷。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将女性放在主导地位、确立女性自我意识的构建、以女性话语为主的女性文本。她描绘了一个自我意识鲜明的女人,创作了一个以女性为发语人的文本作品。在探寻女性主观价值过程中却处处碰壁的困苦、迷茫借助日记这一特殊的、私人化的叙述形式,向读者一一呈现出来。《莎菲女士的日记》自发表以来就广泛地引起了不同的女作家、读者、评论家的共鸣,虽然《莎菲女士的日记》曾经多次被一些男性文学评论家所误读,然而莎菲的鲜明形象与境遇却成为了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作品中当之无

4、愧的代表,也成为那个时代女性共同宿命的一个缩影。茅盾先生曾经以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对丁玲笔下的莎菲给予评价。可以说莎菲的绝叫不仅来自于女性自我主体建构而产生的迷惘,其更深层的原因是女性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绝望。莎菲的绝叫根本原因是现实生存环境的状态。直接原因就源于女性在寻找自我主体意识中的方向缺失。  二、女性思想与现实批判  在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寻求进步的青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将民主、平等、自由的解放看做自己所追求、向往的目标,把自己从封建家庭、封建思想的牢笼中拯救出来。丁玲笔下的梦珂、莎

5、菲就是她们的女性形象的代表,充分地体现出五四时期之后的新时代女性,她们更加渴望女性人格独立,她们更加追求思想解放,她们更加需要个性表达和追求爱情的权力,她们更加希望与男性站在同一高度的平台上。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梦珂、莎菲都主动离开了家里独自一人到大城市求学、生存,向着她们想象的生活方式一步步靠近。她们不仅渴望女性解放,更敢于追寻理想;她们渴望自由,更执着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梦珂勇敢地在红鼻子教师调戏女模特时站出来维护女子的尊严。当自己看到自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爱情梦想消散后,梦珂以反击的方式来扞卫着心中一种神圣而美好的爱

6、情,用看似荒诞的行为,来惩戒着玩弄女性的伪君子。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丁玲在作品中虽然大胆地、强烈地表现出女性的意识,但却都是不成熟的、朦胧的,就像莎菲有时候只是一味地知道想要去追求,更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这些都体现了文本的现实批判倾向,即政治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  丁玲通过对小说人物梦珂的感知,细腻地向读者展示了自身对社会黑暗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学校并非是世外桃源,更不是没有污染的净土,在看似光鲜的背后充满了各种污秽;姑母家代表着的上流社会是荒淫而腐朽的。《梦珂》所展现

7、的社会面并不大,但揭露的实质却相当深刻。在梦珂选择离开姑母家走上社会时,作者也许同我们一样,怀着满腔的激情认为梦珂更应该做更加实际、更有意义的工作,她或许应该进入学校、进入医院、进入工厂,为人们提供有意义的服务,应该带着正义感,努力成为一名推翻旧世界的斗士,但在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梦珂是无法做到这些的。然而,我们依然需要承认丁玲在小说中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及知识女性的思想把握都是十分准确的。  通过丁玲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丁玲在思想上的进步,从中也能够发现那时她尚未有投身革命的决心与意识,其小说作品依然局限在资产阶级女性的

8、爱情历程和内心苦闷上,基调是凄楚的。作者虽然没有给作品中女性人物指出明确先行之路,但却表达了不安于现状的情绪和不断追求的心理状态。在作品中不甘心的气息和表达十分强烈,对未来迷茫的情绪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十分明显,这种情绪中有旧理想的幻灭,然而却不是人生理想的终结。在与革命者接触后,在社会变迁的推动下,在革命思潮的熏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