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ID:2664538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倡导生本教育教学,那么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实验教学有序发展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不当之处,望各位专家同行雅正。  一、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习不是孤立的行为。有效的学习必须有问题作为载体指引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向、指导其探究行为,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呢?实验有联系生活实际和真实问题两层含义,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有关“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教学时,从实际生

2、活出发抛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同学们,首先回忆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进行头发护理的?”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演示“点燃浸湿75%酒精的手帕”实验,并揭秘“烧不坏的手帕”的原理;再例如,借助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给学生演示“魔棒点灯”等等。从实验教学本身来说,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研究方案、实验验证和得出结论这五个步骤。在实验教学环节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出发,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的问题情景创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与生活情境相关初三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能用书本知识解决的生

3、活问题。比如,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备CO2气体等等。  2.与社会情境相关化学和工业生产、工业产品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有关。比如,目前开发新的能源和合理利用新能源是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储存太阳能呢?  3.与化学情境相关这一部分内容仅仅需要学生从书本化学知识入手,找到与问题相关的问题表达,让问题完整化,流程规范化即可。比如,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具有“本身不能燃烧,通常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三大性质。4.与科学史实相关科学史实相关的习题主要和科学发现史相关。比如,瑞典化学家舍勒通过加热红色的氧化汞、黑色的氧化

4、锰、硝石等时获得了“火空气”,能让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明亮。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加热密闭在玻璃罩内的氧化汞时得到了“脱去燃素的空气”。尽管他们先后都发现了氧气,但是受到“燃素学说”的影响,他们不知道这就是氧气。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他们墨守陈旧的燃素学说,使他们不知道自己找到了什么。  二、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化,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细节决定成败!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我们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化的严格要求。  1.注重实验仪器与组装  实验仪器的选择与组装是实验操作的发端,也是关键。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备,为了完成

5、实验需要学生将连有直角短导管的单孔胶塞旋进大试管口,同时还需要将乳胶管用于另两个实验器材的连接:即单孔胶塞的直角短导管和直角导管短的连接,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比较与总结,反思为什么“所有玻璃导管口必须熔圆?”最终理解实验操作的目的:(1)有效避免划伤学生的手指,(2)避免刺破乳胶管,导致连接处的气密性受到影响。  2.关注实验的关键环节  每个实验都有关键环节,这是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环节。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实验,关键环节有如下2个:验气密性和添加试剂。验气密性:在实验仪器组装完毕后,我们要验气气密性,首先将

6、整个装置的长直角导管长的一端浸入水中,接着把大试管用手握住,注意观察长导管口在水中是否有什么异常。添加试剂:首先,将大试管上的单孔胶塞打开,接着将数粒石灰石放入大试管内,然后再将适量稀盐酸倒入其中,随后迅速地将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在大试管口并旋紧。添加完试剂后,注意将气体的发生装置固定于铁架台之上。  3.反思与对比实验方法  同一个实验目的,可以借助于多个实验方法来实现,对比与反思多种实验方法,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化学知识、化学规律和实验原理。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实验,在气体收集上,通常可以有如下两种方法:(1)排空

7、气集气:整个实验取一支小试管,将长直角导管长的一端伸进去,接着检验的方式为用点燃的木条在试管口进行检验,一旦“验满”,就用一小胶塞将小试管口旋紧,同时将“标签A”贴上,待用。(2)排水法集气:再迅速换一根短弯导管,将其一端浸入[1][2]下一页ok3].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28.  [19]钱勤。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策略[J].化学教学,201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