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36883
大小:809.85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8-11-28
《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第15课戊戌变法授课教师:陈德基一、甲午的震撼⑴甲午战争的惨败请思考: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产生如此巨大的震撼?①洋务运动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②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战败使朝野上下震撼。一时之间改革变法的浪潮开始在沉闷的大地上涌动……①战前中国人自视甚高和固有的文化优越感;②经历了洋务运动,国人抱
2、有希望,而结局是败得太惨;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③条约内容太苛刻、影响太大《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件《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两)增开通商口岸其他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两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内容影 响割地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刺激列强的瓜分中国野心\民族危机加深赔款加剧人民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四口通商内河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开厂免税
3、帝国主义侵略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进一步掠夺中国原料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空前列强掀起瓜分狂潮资本输出甲午战败国家权益进一步丧失⑵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戊戌变法的主要、直接原因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资本输出甲午战败国家权益进一步丧失甲午战败赔款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⑵戊
4、戌变法的背景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的维新思潮⑴产生背景①西学在中国的传播……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⑵主要代表王韬、郑观应等人。③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洋务弊端,发觉富强之本在于“通民情,参民政,上下同心”;⑶思想主张戊戌变法的背景思想主张影响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注重商战;对西学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启蒙作用政治上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文化上办西式学校、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的维新思潮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潮⑴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主要主张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
5、想相结合,托古改制梁启超民权思想;变科举谭嗣同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男女平等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变法才能救亡内容:康有为宣称:东汉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古文经均系东汉时刘歆伪造,故称“伪经”;目的:引导士大夫怀疑古代典籍,向维护封建制度的理论根据提出挑战,打破了泥古守旧、恪守祖训的陋习——为变法制造舆论;请思考:《新学伪经考》到底讲些什么?康有为为何要这么做?⑵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内容: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法的先师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变法寻找历史根据。请思考:《孔子
6、改制考》又讲些什么?康有为为何要这么做?请思考:为什么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①康有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才发生变化;②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③表明了维新派强烈要求改革中国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愿望。④反映了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弱小和政治上的不成熟,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请思考: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
7、——借助权威——有利于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利:弊:弊在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异: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认为变法之本在……变科举,侧重于强调“民权”;谭嗣同侧重“冲决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是系统介绍西学的第一人,侧重于用进化论说明中国变法与否的结果。请思考: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主张各有侧重,试比较异同。⑶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思想主张:——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维
8、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为政治实践的开端。三、“公车上书”1、背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北京2、上书内容①反对签订《马关条约》②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3、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