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28942
大小:64.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视光学培训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视光学培训资料一·光与眼的屈光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由外向里: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从角膜到眼底视网膜前的每一个界面都是该复合光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同一件精密的光学仪器,包含着复杂的光学原理。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介质表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可用屈光力的概念来表达,屈光力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合界面的曲率半径。屈光力大小可以用焦距f来表达,即平行光线经过某透镜后聚焦为一点,改点距离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在眼球光学中,应用屈光度D作为屈光力的单位.屈光度为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即D
2、=1/f。如一透镜的焦距为0.50米,则该透镜的屈光力为1/0.5=2.00D.二眼的调节与集合1,调节在无任何屈光不正的情况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介质后,聚集成一个焦点并准确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为了使近距离物体也能聚焦在黄斑中心凹,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这种为看清近物体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通常认为调节产生的机制是:当看远目标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睫状肌使晶状体悬韧带保持一定的张力,晶状体在悬韧带的牵引下,其形状相对扁平;当看近目标时,环形睫状肌收缩,睫状冠所形成的环缩小,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弹性而变凸。调节主要是
3、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增加而是眼的屈光力增强。调节力也以屈光度为单位。如一正视眼阅读40CM处目标,则此时所需调节力为1/0.4=2.50D.2.调节幅度调节与年龄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称为调节幅度。调节幅度与年龄密切相关,青少年调节力强,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将逐渐减退而出现老视。调节力与年龄的关系如下: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Hoffstetter最小调节幅度公式)3.调节范围眼在调节放松(静止)状态下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称为远点(farpoint),眼在极度(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nearpoint)远点与近点的距离为调节范围4.集
4、合与发散当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集合(convergence)。当双眼注视的物体由近处移向远处时,两眼视轴向颞侧发散的现象称为发散(divergence),有文献将两者统称为聚散(vergence)亦有称之为辅辏。集合和发散是双眼向内或者向外的协同运动。二:正视与屈光不正1.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emmetropia)2.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myopia)根据不同分类标
5、准,近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2.1根据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refractivemyopia):眼轴长度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多由于眼各屈光成分异常如角膜或者晶状体曲率过大等,或各成分间组合异常,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使平行光束入眼经屈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前,而形成屈光性近视,可为暂时性,或为永久性,主要有三种情况,即曲率性近视屈光指数性近视调节性近视(2)轴性近视(axialmyopia)由于眼轴延长,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在正常范围,平行光束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之前,而形成轴性近视,多见于病理性近视眼及大多数单纯性近视眼2.2根
6、据近视度数分类(1)轻度近视:<-3.00D.(2)中度近视:-3.00~-6.00D(3)高度近视:>-6.00D2.3根据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1)单纯性近视:眼球在发育基本稳定之后发展的近视,屈光度约在-6.00D之内,其中绝大多数眼是健康的,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2)病理性近视:20岁以后眼球扔在发展,并有病理性变化者,称为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较高,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由于视网膜
7、牵拉的关系,在年龄较轻时出现玻璃体液化浑浊合玻璃体后脱离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常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临床表现合诊断要点(1)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力好,近视初期常有远距视力波动,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2)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3)通过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确定近视,并确定度数。(4)一般近视患者,在未获得矫正时,由于在近距离某一点能获得清晰视力,所以很少发生弱视。(5)由于看近时不用或少用
8、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