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ID:26614314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_第1页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_第2页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_第3页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_第4页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内容摘要:北京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北京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为例,分析了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并与上海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产业集群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它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

2、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在欧美,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有美国硅谷的微电子技术集群,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集群等。在我国,也有像义乌的小商品集群、温州鞋业集群、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等成功的典范。自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和保罗克鲁格曼推出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后,产业集群已引发了学者们研究的热潮。  从产业集群角度研究北京制造业问题,目的在于衡量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其对北京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进行评价,这对提升北京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北京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国内目前的研究尚没有涉及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定量研究以及其与北京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等问题。    北

3、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点    北京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机械、电子、汽车、化工、建材、冶金、医药、纺织和食品等27种行业大类、421种行业小类的制造业总体。总体来说,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主要特点在于:  以园区为载体。典型的有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带,2003年涵盖的企业达12031个,从业人员达48.9万人,其下属的七个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如丰台园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占园区经济总量的31.7%,生物医药产业占园区经济总量的17%。  市场集中程度较高。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主要以大型企业为依托,尤其是优势产业,市场集中程度较高。以现代制造业为例,由于其行业门槛

4、较高,导致市场结构较为集中。如京仪控股,其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50%左右。  产品附加值较高。由于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智力优势,使其在产品研发、技术含量上相对于国内其他区域都略胜一筹,例如北京的微电子产业集群,由于其研发能力较高,因此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产品附加值较高。  缺乏发达的区域产业体系。目前北京制造业在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集群程度不足,竞争力优势未能充分显现。在环渤海经济区中,北京、天津相对较为孤立,整个产业链存在优化的必要。    北京与上海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    北京和上海分别作为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具有相同的区域经济地位。作为我国最具有竞争

5、力的两个城市,北京与上海都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作为未来规划的重点。因此,比较北京和上海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以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城市密集带——长江三角洲的前缘,其制造业基础相当雄厚。目前,上海已形成了电子信息、钢铁、石化、汽车、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主要以园区为载体,给上海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以上海汽车工业为例,上海汽车工业已占据汽车产业链的高端位置,成为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业中心和研发中心,其竞争优势不言而喻;同时上海的纺织、生物医药

6、、微电子等行业的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此外,上海地区业已形成了部分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如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重点建设机械加工、输配电设备、中草药生产基地和上海化学工业区的配套基地;康桥工业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和纺织业等。与上海制造业产业集群相比,北京最明显的劣势在于未形成发达的产业区域体系。北京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未能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至于生产制造、协作配套环节相对较为薄弱。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上海、无锡、苏州等地所形成的成熟的产业集群带相比,北京所处的环渤海区的产业集群程度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北京的竞争力优势。以微电子产业为例,上海、无

7、锡、苏州等地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带已经形成了价值链的区域分工,呈现了规模经济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等集群效应。而且,这种集群使得上海不断吸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关键及优势资源,使其越来越居于产业链分工的顶端,成为制造业关键技术、人才、资金的集聚地。而北京,则仅与天津成为环渤海区域微电子产业的两个孤立的集聚点,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竞争优势相抗衡。  总体来说,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尚处于集聚和结网阶段。实践表明,北京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在促进北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